香港財富管理市場:增長強勁,未來前景廣闊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總裁餘偉文在《匯思》發表的文章,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在過去一年中表現卓越。根據證監會發布的《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截至2024年底,香港的管理資產總值同比增長13%,達到35萬億港元。其中,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尤爲突出,管理資產總值同比增長15%,錄得3,840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顯示高淨值投資者對香港財富管理服務的需求強勁。
餘偉文對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認爲內地的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以及互聯互通的擴容優化安排,將進一步擴寬香港財富管理業界的客戶羣。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促使國際投資者更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尤其是中國資產和人民幣資產,其配置佔比正逐步提高。資金流向顯示,2025年4月至7月下旬,投資基金向亞洲市場淨投入約915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約443億美元淨資金流進了中國市場。
香港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優勢
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受惠於亞太區財富的持續增長所帶來的龐大需求。報告指出,亞太區是全球私人財富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以資產淨值超過1,000萬美元計,亞洲高淨值人羣在2024年增長5%,總數突破85萬人。其中,中國內地的高淨值人羣已達47萬人,佔全球的20%。一直以來,在香港管理的資產,來自中國(包括香港)以及海外市場的投資者約各佔一半。展望未來,中國與亞洲區內財富的持續增長將繼續爲香港財富管理業增長帶來動力。
香港之所以成爲區內資產財富管理樞紐,其自身優勢亦不容忽視。在目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場、可靠的聯繫匯率制度、穩定的銀行體系及活躍的資本市場,爲國際資本提供了穩健增值的理想平臺和豐富的投資機會。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集資額超過1,000億港元,高踞全球榜首。銀行投資產品亦銷售暢旺,2022至2024年期間,零售銀行的相關交易金額從8,190億港元倍增至17,740億港元,私人銀行的相關交易也從29,750億港元大幅增长至44,660億港元。同期,銀行的證券及期貨及資產管理客戶賬戶數目從371萬增長至430萬,而證券及期貨業務總收入則由377億港元上升至464億港元,展現穩健增長。
政策措施激發行業活力
金管局及其他監管機構一直積極推出各種政策措施,以發揮及提升香港的獨特優勢。2024年正式推出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以及針對私募基金、附帶權益及單一家族辦公室推出的稅務優惠,吸引全球資金落戶香港。
在監管程序方面,金管局聯同證監會於2023年推出了適用於高端專業投資者的合適性評估及產品披露精簡程序,在確保投資者保障的同時,也爲市場提供更具彈性、更便捷及更貼合需求的服務。截至2025年6月,七傢俬人銀行已提供精簡程序,已有近200名高端客戶完成超過700億港元相關交易。另外13傢俬人銀行亦計劃採用精簡程序,其中四家預計在今年內實行。這20家銀行覆蓋合資格客戶管理資產總值的八成。
「跨境理財通2.0」優化措施自實施以來,市場反應良好,截至今年6月底,參與的個人投資者超過16萬人,與「跨境理財通1.0」相比錄得超過120%的增幅;南向通方面,香港参與机构的投资者持仓市值超过160億元人民幣,與「跨境理財通1.0」相比錄得兩倍的增幅。
香港銀行在數字資產業務發展亦呈快速增長。相關監管指引推出後,越來越多銀行開拓銷售數字資產相關產品和代幣化資產,以及數字資產保管的業務。截至2025年7月中,22家銀行獲准銷售數字資產相關產品,13家銀行獲准銷售代幣化證券,另有五家銀行獲准提供數字資產保管服務。2025年上半年銀行數字資產相關產品及代幣化資產交易總額達26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33%,並已超過去年全年交易總額。
金管局將繼續與政府、業界及國際社會緊密合作,推動政策創新和市場優化,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鞏固其作爲國際財富管理及資產配置樞紐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