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服務業PMI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增長,但增長勢頭放緩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最新發布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報告》,7月份美國服務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實現增長,儘管面臨通脹和就業市場壓力,該行業整體仍保持韌性。7月服務業PMI指數錄得50.1%,較6月的50.8%有所回落,但仍高於榮枯線50%,顯示經濟活動繼續擴張。這已是過去13個月中第12次處於擴張區間。

ISM服務業商業調查委員會主席Steve Miller表示,7月的服務業PMI下降0.7個百分點,但依舊顯示輕微擴張。他指出,雖然商業活動與新訂單仍維持增長,但就業指數的持續疲軟和價格指數的快速上升,突顯出當前服務業面臨的挑戰。具體來看,商業活動指數7月錄得52.6%,較6月的54.2%有所下降,但仍表明業務總體活躍,該指數自2020年5月以來一直未曾陷入收縮。新訂單指數則從6月的51.3%下降至50.3%,雖然增長放緩,但仍在擴張區間。

就業方面的表現令人擔憂,7月就業指數降至46.4%,不僅低於6月的47.2%,也標誌着該指數在過去五個月中第四次處於收縮區間。這意味着服務業的用工需求正在下降,或反映出企業對經濟前景的謹慎態度。

供應鏈方面,供應商交貨指數錄得51%,略高於6月的50.3%,爲連續第八個月顯示供應延遲。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數與其他指標相反,高於50%代表供應交貨時間變慢,通常被視爲經濟活動增強和需求上升的信號。

通脹壓力方面,價格指數升至69.9%,較6月上漲2.4個百分點,爲2022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指數已連續八個月高於60%,顯示企業普遍面臨更高的投入成本。與此同時,库存指数爲51.8%,雖低於6月的52.7%,但仍處於擴張區間;庫存情緒指數則從57.1%降至53.2%,表明企業對當前庫存水平的滿意度略有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訂單積壓指數7月錄得44.3%,雖較上月有所改善,但仍處於連續第五個月的收縮區間。此外,出口與進口指數雙雙由擴張轉爲收縮,出口下降3.2個百分點,進口更是大跌5.8個百分點,反映出關稅緊張局勢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

從行業表現來看,7月共有11個服務行業實現增長,較6月增加一個。表現最爲強勁的行業依次爲運輸與倉儲、批發貿易、金融與保險、零售貿易、其他服務業、企業管理與支持服務、公共行政、房地產與租賃服務、信息產業、公用事業以及醫療與社會援助。與此同時,有七個行業報告收縮,包括住宿與餐飲服務、建築業、採礦業、教育服務、農業林業漁業與狩獵、藝術娛樂與休閒,以及專業科學與技術服務。

Miller指出,儘管整體PMI指數仍顯示擴張,但增長勢頭明顯放緩。部分受訪企業提到,季節性因素與天氣變化對業務產生負面影響,運輸擁堵也加劇了供應鏈壓力,是供應商交貨指數上升的原因之一。他還表示,最常被提及的議題仍是關稅問題,並指出近期有更多商品價格出現上漲,進一步加劇企業成本負擔。

指標 7月數值 6月數值 變化
服務業PMI指數 50.1% 50.8% -0.7%
商業活動指數 52.6% 54.2% -1.6%
新訂單指數 50.3% 51.3% -1.0%
就業指數 46.4% 47.2% -0.8%
供應商交貨指數 51% 50.3% +0.7%
價格指數 69.9% 67.5% +2.4%
庫存指數 51.8% 52.7% -0.9%
庫存情緒指數 53.2% 57.1% -3.9%
訂單積壓指數 44.3% 數據未提供 數據未提供
出口指數 數據未提供 數據未提供 -3.2%
進口指數 數據未提供 數據未提供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