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通脹率差異加劇,歐洲央行面臨利率決策挑戰

歐元區7月通脹率維持在2%的目標水平,但內部差異顯著。芬蘭通脹率恰好達到2%,而其他國家通脹率有的幾乎沒有增長,有的則超過2%,幾乎是目標水平的三倍。數據顯示,歐元區前三大经济体——德國、法國、意大利,以及愛爾蘭和塞浦路斯的7月通脹率均低於2%,其餘14個國家的7月通脹率則高於2%。

7月的通脹數據表明,歐元區各國通脹率之間的差距自年初的低點以來繼續擴大,目前的差值爲5.5個百分點。儘管遠低於歐洲央行啓動加息以應對通脹飆升時創下的18.6個百分點峰值,但高於自歐元誕生到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期間3.6個百分點的差距均值。

在歐元區的經濟管理中,成員國在關鍵指標上(包括通脹)的差異一直是官員們面臨的挑戰。如今,在經濟增長脆弱、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這一挑戰更爲複雜。

在過去一年中連續八次降息後,歐洲央行在7月決定維持利率不變。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洲央行“處於一個良好位置,因爲通脹率已達2%”,並稱“我們的預測顯示,中期內通脹將穩定在目標水平”。尽管她拒绝透露歐洲央行官员们是否会在9月繼續下調目前爲2%的存款機制利率,還是將維持不變,市场交易员已降低了对歐洲央行年内再次降息的预期。

儘管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的決策是基於對歐元區整體利益最有利的考量,但這並不意味着政策制定者會對本國經濟視而不見。事實上,一些管委會成員的政策立場與本國通脹是否高於或低於目標之間,存在顯著對應關係。

各國央行行長立場

例如,希臘央行行長Yannis Stournaras早在6月就表示,歐洲央行在通脹、銀行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已達成平衡,暗示不願進一步降息。希臘7月的通脹率爲3.7%。西班牙央行行長Jose Luis Escriva呼籲“保持耐心”,以避免匆忙決策出現失誤。他似乎同樣傾向於維持當前借貸成本。西班牙7月通脹率爲2.7%。

相比之下,法國央行行長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強調,“保持對未來決策的完全開放”十分重要。法國的通脹率已連續近一年低於2%,7月通脹率僅爲0.9%。意大利央行行長Fabio Panetta指出,“如果增長疲弱對通脹造成更大影響,那麼繼續貨幣寬鬆是合適的”。而意大利7月通脹率爲1.7%。

通脹預測與風險

不論歐洲央行在9月做出什麼樣的利率決定,歐元區內部通脹分化的難題都不會消失。6月的預測顯示,歐元區平均通脹率將在2027年達到2%,這一點支撐了拉加德對“過去幾年通脹衝擊已經過去”的信心。但預測也顯示,只有三個歐元區國家——意大利、盧森堡及馬耳他——的通脹率預計將真正達到2%的目標。

除了地域因素外,通脹結構中的其他風險仍然存在。服務通脹的漲幅已連續兩年超過整體通脹率,這一現象主要受近期才見頂的工資增長推動。自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服務類價格多數時候漲幅高於整體消費者價格增長,但當前高出1.1個百分點的情況已超過平均水平。

這可能正是拉加德堅稱歐洲央行使命尚未完成的原因之一,即使歐元區整體通脹率已經達到2%。鑑於歐元走強、來自遭受美國高額關稅國家的廉價商品湧入、對歐元區出口需求減弱以及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未來的價格增長可能低於預期。

國家 7月通脹率 (%)
芬蘭 2.0
德國 低於2.0
法國 0.9
意大利 1.7
希臘 3.7
西班牙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