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對沖基金主管:市場過熱跡象顯現,但牛市趨勢不可逆
高盛集團對沖基金業務主管Tony Pasquariello在其最新報告中提出,儘管市場部分領域已出現過熱跡象,投資者仍不應與當前的牛市趨勢對抗。他指出,市場一些指標逼近“紅線區”,高速增長板塊呈“垂直上漲”態勢,主觀型投資者追高,期權市場上看漲期權需求激增。同時,季度性期權到期可能爲短期市場行情火上澆油,但也可能引發回調的“宿醉”效應。
儘管如此,市場存在更強勁的看漲理由。Pasquariello強調,美聯儲已明確表示,在經濟加速背景下進行一系列降息,股票市場已嗅到這一積極信號。看漲敘事未因上週美聯儲會議而動搖,反而推動週期股相對防禦股走勢再創新高。美國科技股持續釋放利好,如英特爾股價飆升23%,谷歌市值加入3萬億美元俱樂部。
Pasquariello的結論是“既不逆勢對抗,也不盲目追高”。他坦言不喜歡當前的倉位設置和戰術性風險回報,建議採取“負責任的看漲”策略。但他也承認,過去幾周市場表現證明這種謹慎可能不夠激進,因爲“一直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看漲’就能獲得回報的市場”。2009年3月6日,標準普爾500指數收於666點,而6000多天後,該指數於本週五收於6664點。
市場樂觀情緒遠未到頂
儘管市場連創新高,但多個維度的投資者情緒指標顯示,市場的樂觀情緒遠未達到狂熱程度,這暗示着後續仍有資金入場的空間。據高盛的Rich Privorotsky分析,衡量個人投資者情緒的AAII牛熊指標目前處於零值附近,遠未觸及+20的極端樂觀區間。同時,NAAIM交易員敞口調查自夏季以來持續橫盤,而CNN的恐懼與貪婪指數也僅爲61,均談不上“極度繁榮”。
高盛的主要經紀業務數據顯示,基本面投資者的總敞口雖有所提升,但淨敞口仍然受限。這表明對沖基金雖然在積極交易以獲取beta和alpha收益,但在追高方面仍表現出猶豫。分析認爲,9月份的市場主線是投資者們逐步接受了“金髮姑娘”式的經濟敘事。結論是,雖然市場上的多頭倉位比幾周前有所增加,但“很少有人過度冒險”,這意味着市場仍有吸納新資金的能力。
強勁的看漲趨勢背後
強勁的看漲趨勢背後,是來自美聯儲政策和美國消費基本面的雙重支撐。Pasquariello特別指出,歷史經驗表明,當美聯儲在經濟增速回升的背景下降息時,對股市是極爲有利的。當前的市場正處於這種罕見的有利環境中。
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的韌性構成了經濟的堅實基礎。高盛近期舉辦的零售業和科技業大會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美國消費依然堅挺。儘管Pasquariello對低收入家庭的狀況感到擔憂,但與總消費密切相關的美國企業CEO們普遍認爲,商業活動保持健康,這與週二公佈的零售銷售數據相符。
市場廣度爭議尚早
對於市場廣度的爭論,Pasquariello認爲目前無需過度擔憂。他將這場辯論比作體育電臺的脫口秀——每個人都有強烈觀點,但很多人最終都會被證明是錯的。雖然一些指標(如標普500等權重指數對比、個股創52周新高比例等)顯示市場廣度依然狹窄,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是,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下的全部11個一級行業今年迄今的總回報均爲正值。
此外,資本市場的活躍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他認爲,今年將被銘記爲“實現創新的步伐發生階躍式變化”的一年,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機、量子計算和衛星等熱點領域的進展顯著。這種創新浪潮不僅爲個股提供了上漲動力,也讓9月份的資本市場重新活躍起來,這對於各類投資者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
市場的結構和投資者的工具箱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一個引人注目的數據是,系統性交易期權的ETF資產管理規模(AUM)在五年內從120億美元飆升至1700億美元。Pasquariello認爲這對於交易生態系統是一個積極動態,例如,它爲做市商提供了充足的短期gamma供應。
另類資產趨勢
在另類資產方面,Pasquariello提出了兩個值得關注的趨勢。首先,如果全球政府債券在避險環境中的“保險價值”繼續下降,這隻會驅使更多資本流入黃金。其次,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傳統金融正在加速融合,如今幾乎所有的市場回顧都會將比特幣(BTC)的價格走勢與股票、債券、貨幣和大宗商品並列討論,顯示出數字資產的日益主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