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巨頭挺過寒冬,管理費收入創新高
私募股權行業龍頭如阿波羅全球管理、黑石、凱雷和KKR在高利率環境下成功鞏固了差異化的發展策略,並在新一輪基金髮行熱潮中表現突出。
第二季度,這四家另類資產管理巨頭合計錄得42億美元管理費收入。其中,黑石以約19億美元的收入領跑,環比增長4%,創下2022年以來最佳季度環比增幅。KKR和阿波羅也交出了數年來的最佳業績,凱雷則在週三收官的財報中錄得12%的環比增長。
公司 | 管理費收入(億美元) | 環比增長 |
---|---|---|
黑石 | 19 | 4% |
KKR | - | - |
阿波羅 | - | - |
凱雷 | - | 12% |
它們向投資者返還的資金規模也同步擴大。過去12個月,黑石實現了近1000億美元的資產變現,較前一年增長超40%。凱雷董事長哈維·施瓦茨宣佈向基金投資者返還150億美元,稱這一規模是行業平均水平的三倍。
私募股權行業的創新與挑戰
儘管數萬億美元的存量投資仍陷流動性困局,但私募機構正積極推出創新產品,包括公私資產混合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無固定到期日的永續型基金結構。部分機構還將此作爲吸引新散戶投資者的賣點,強調2021年那種虛高估值已回落,當下正是入場時機。
然而,私募股權行業要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就必須持續擴充資產規模;信貸業務亦是如此。阿波羅等機構均視自身爲能提供安全高收益貸款的獨特玩家。羅恩與黑石總裁喬恩·格雷均表示,其公司發行的投資級債券,較那些更易交易的貸款產品,能多賺取190個基點的基準利差。
但要維持這種超額收益(alpha)恐怕並非易事。信貸利差整體正不斷收窄。野村分析師數據顯示,7月A級貸款抵押債券(CLO)的收益率僅較參考基準高出1.6個百分點,而2021年這一利差爲2.2個百分點。
爲保持領先優勢,阿波羅、黑石、凱雷和KKR紛紛將目光投向其他機構無力或不願涉足的貸款領域。例如,阿波羅旗下拥有航空贷款业务;所有巨頭都在搶灘人工智能相關賽道,向芯片等領域的企業提供融資。隨着可投資金規模持續擴大,如何創造超額收益將成爲日益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