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預計同比上漲2.9%,關稅影響逐步顯現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即將發佈個人收入與支出報告,市場預計美聯儲密切關注的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物價指數在7月將維持基本穩定。經濟學家共識預測顯示,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將上漲0.3%,與6月漲幅持平;但同比漲幅預計將從6月的2.8%升至2.9%,仍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通脹目標。
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對核心PCE數據尤爲關注,因其被認爲是比整體PCE指數或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更能反映“潛在通脹趨勢”的指標。通脹水平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制定利率政策的關鍵考量因素:若通脹水平高於預期,FOMC可能傾向於加息;若物價漲幅逐步放緩,則更有可能考慮降息。此外,勞動力市場狀況也是美聯儲利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對於整體PCE指數,經濟學家預計7月環比漲幅將從6月的0.3%降至0.2%,同比漲幅則維持6月的2.6%不變。這一整體與核心PCE的共識預測,大體與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的“通脹即時預測模型”(Inflation Nowcasting)結果一致。
投資者將重點關注傢俱、家電等進口依賴度較高品類的價格變化,以評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市場普遍認爲7月數據中關稅的影響仍不會大幅顯現。美國康美利加銀行(Comerica)首席經濟學家比爾·亞當斯(Bill Adams)解釋了兩點原因:一方面,企業對最終需承擔的關稅水平存在不確定性,不願貿然上調價格;另一方面,許多進口企業在今年早些時候已提前囤積庫存,當前可通過消化“關稅生效前庫存”來推遲價格上漲。
“7月PCE通脹率大概率會比6月略有上升,”亞當斯表示,“自今年春季以來,通脹已呈現逐步上行趨勢,這是因爲關稅成本正沿着‘港口—倉庫—終端收銀臺’的鏈條逐步傳導至終端物價。”
他進一步指出,這一傳導過程仍將持續數月:“康美利加銀行預測,關稅向物價的傳導將是一個漸進過程,漲幅可能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前後達到峯值。”
預測指標 | 7月預測值 | 6月值 | 同比變化 |
---|---|---|---|
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 | 0.3% | 0.3% | 2.9% |
整體PCE物價指數環比 | 0.2% | 0.3% | 2.6% |
具體到7月數據,康美利加銀行的預測顯示:整體PCE指數環比上漲0.2%,與市場共識一致;核心PCE指數環比上漲0.4%,略高於0.3%的市場共識。
“從整體來看,物價壓力正逐步反映關稅對經濟中商品價格的影響,而這一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被住房領域通脹壓力的緩解所抵消,”亞當斯補充道。
他認爲,關稅的影響最有可能體現在製成品價格上,包括傢俱、家電等耐用品,以及廚具等非耐用品;“此外,PCE報告中的部分食品價格也可能受到關稅影響——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中蔬菜價格已出現大幅上漲,而PCE相關品類價格通常與PPI存在聯動。”
值得關注的是,數千年來推動全球貿易發展的香料價格,未來數月可能成爲受關稅影響最顯著的品類之一。
亞當斯強調,關稅向商品價格的傳導“更多是‘何時發生’的問題,而非‘是否發生’的問題”,因此在多個季度的通脹展望中,這一因素屬於次要考量。“更重要的是剔除能源和住房後的核心服務價格走勢——2025年以來該領域通脹已有所放緩,但我們在PPI報告中也觀察到部分服務價格出現回升跡象。”
疫情後多年居高不下的住房通脹目前正逐步緩解。“過去一年,CPI和PCE指數中的住房通脹(Shelter Inflation)均已放緩,且這種放緩趨勢大概率將持續,”亞當斯表示,“但關鍵問題在於:住房通脹能放緩多少?其放緩幅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製成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整體通脹壓力?”
此外,亞當斯預計週五發佈的個人收入與支出報告(含7月PCE數據)將顯示,7月消費者支出表現穩健。他解釋稱,由於稅收抵免政策即將逐步退出,消費者紛紛提前購買電動汽車;“同時,汽油消費和夏季出行需求也可能推動非耐用品和服務支出增長。”
總體而言,亞當斯認爲當前美國經濟韌性良好:“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使得2025年的經濟走勢比1月預期的更爲波動,但經濟仍在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