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計劃對未在美國設廠的半導體企業加徵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大型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的晚宴前夕宣佈,其政府將對未將生產轉移至美國的企業所出口的半導體產品加徵關稅。這一決定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已導致貿易關係緊張,金融市場波動,並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表示,針對芯片與半導體領域,將對那些不願來美設廠的企業加徵關稅,相關措施很快就會實施,但未透露具體的實施時間與關稅稅率。他強調,若企業選擇來美建廠、已在推進建廠計劃,或是有來美設廠的打算,就可免繳這筆關稅。

特朗普已將關稅政策打造成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支柱,通過這一手段向對美出口商品的國家及企業施加政治壓力,推動貿易協議重新談判,並迫使對方做出讓步。

企業響應

隨着科技行業領軍人物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逐漸向其靠攏,蘋果近期宣佈,未來四年將把在美國本土的投資承諾總額提升至6000億美元。

特朗普上月曾表示,美國將對進口半導體產品徵收約100%的關稅,但該政策不適用於已在美國開展生產,或已承諾來美建廠的企業。中國臺灣省的芯片巨頭臺積電(TSM.US),以及韓國的三星電子(SSNLF.US)與SK海力士,均已宣佈將在美國投資建設芯片製造工廠。

法律挑戰

不過,特朗普在關稅使用方面正面臨法律層面的阻力。此前,一家下級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據1977年一項應急法案徵收的大部分關稅無效——這些關稅正是其經濟與貿易議程的核心內容。目前,美國政府已請求聯邦最高法院迅速受理相關案件,以維護其廣泛的關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