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銅市供應衝擊導致銅價上漲,華爾街機構上調銅價預測
全球銅市因多重供應衝擊與機構調價預期持續升溫。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銅價已累計上漲20%,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週一上漲2%至10409美元/噸,延續上週逾2%的升勢;美國Comex 10月合約則收高2.6%至4.841美元/磅,創7月30日以來最佳結算價。
供應端擾動成爲本輪上漲核心推手。麥克莫蘭銅金公司(FCX.US)日前披露,因發生泥石流事故,其運營的世界第二大銅礦將長期大幅減產,導致部分合同無法履行。此前,智利國家銅業公司旗下El Teniente銅礦因隧道坍塌致人員死亡被迫停產,剛果民主共和國艾芬豪礦業Kakula銅礦亦因地震中斷生產,三重供應衝擊疊加格拉斯伯格銅礦事故,令市場對供應短缺擔憂加劇。
法國興業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邁克爾·海格與本傑明·霍夫指出,9月至12月期間格拉斯伯格銅礦預計額外損失約27.3萬噸供應,可能推動銅市出現2004年以來最大供應缺口。
基於供應短缺預期,多家華爾街機構密集上調銅價預測。
機構 | 第四季度LME銅價預測 | 2026財年供應短缺預測 |
---|---|---|
摩根大通 | 11,000美元/噸 | 超20萬噸 |
美國銀行 | 11,313美元/噸 | 18萬噸 |
高盛 | 10,200-10,500美元/噸 | 5.5萬噸短缺 |
其中,摩根大通將第四季度LME銅價預測由7月的每噸9,350美元大幅上調至11,000美元,並預計四季度供應短缺將超20萬噸,2026財年短缺規模達18萬噸。美國銀行則將2026年銅價預測調高11%至每噸11,313美元,2027年預測價相對於此前預估上調12.5%至13,501美元;高盛雖將全年缺口預期由10.5萬噸过剩修正为5.5萬噸短缺,即年內供需平衡被徹底逆轉,但認爲12月銅價將維持10,200-10,500美元/噸區間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