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市場遭遇雙重打擊:OPEC+可能在下週宣佈第二次大規模增產,同時貿易戰導致油價出現2021年11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
根據彭博社的一項調查,大約60%的交易商和分析師預測,OPEC+的主要成員國將在5月5日的視頻會議上同意在6月份大幅增加石油產量,超出原計劃。這將是沙特繼本月初推動OPEC+意外增產後的又一次出人意料的行動。
在參與調查的23人中,有13人預計OPEC+將再次批准增產,增產幅度可能與之前每日增加41.1萬桶的水平相似。另外兩位受訪者認爲增產幅度會比之前的41.1萬桶小,但仍然會高於常規水平。
沙特之前的突然增產決定讓原油交易商感到震驚,據OPEC+代表稱,這一行動旨在通過降低油價來懲罰超產的成員國——哈薩克斯坦和伊拉克。
更令市場擔憂的是,這一決策背後可能還隱藏着政治動機:沙特正在尋求加強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係,而特朗普近期再次呼籲OPEC降低能源價格。同時,特朗普也在努力達成一項可能最終恢復沙特地區對手伊朗石油出口的核協議。
週三油價繼續下跌,布倫特原油下跌0.6%至每桶62.88美元,美國WTI原油期貨下跌0.7%至每桶60.02美元。本月以來,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分別暴跌15%和17%,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的最大百分比跌幅。
這輪暴跌始於4月2日特朗普宣佈全面關稅後,貿易戰愈演愈烈,油價進一步跌至四年低點。一項調查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很可能導致全球經濟今年陷入衰退。
ANZ銀行高級商品策略師Daniel Hynes表示:
貿易戰引發的需求擔憂已經影響了投資者情緒。人們還擔心,美國經濟數據的近期強勢只是暫時的,是因爲關稅實施前的囤積現象,而這種情況現在似乎正在減弱。
到目前爲止,OPEC+對配額作弊者的“懲罰”戰略收效甚微。雖然伊拉克已承諾繼續減少石油出口,但哈薩克斯坦的國際合作夥伴(如Eni SpA)表示,他們沒有被要求減產。
雖然油價暴跌確實爲仍然感受到通脹影響的消費者和央行提供了緩解,但這意味着產油國將面臨財務痛苦。
德克薩斯州石油商Bryan Sheffield已敦促企業縮減鑽探規模以避免行業“血戰”,而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則將美國陸上原油增長預估下調了一半以上。即使是沙特自身也不能倖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該國需要油價接近每桶90美元才能覆蓋政府支出。
摩根大通全球商品研究主管Natasha Kaneva表示:
對生產商來說,增加供應以最大化收入可能是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