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者湧向歐洲市場,5月購買近1000億歐元歐元區債券
特朗普政府的激進關稅政策和“大而美”法案導致美國預算赤字大幅增加,同時威脅美聯儲貨幣政策獨立性,引發美債與美元市場動盪,促使海外投資者轉向歐洲市場。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海外買家購買的歐元區債券資產總額接近1000億歐元(約合1160億美元),創下2023年以來的最大購買規模。
歐洲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特朗普發表“解放日”關稅聲明後的數週內,全球基金經理們大量拋售美債資產,轉而尋求配置德國國債等歐洲安全主權債券資產。自2013年有統計記錄以來,5月份海外總歐債購買額僅有三次超過此次最新統計。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5月份所累積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9.05萬億美元,較4月僅增加324億美元。
市場擔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通脹,加之“美國例外論”因特朗普政策而逐漸崩塌,美債市場持續處於拋售與價格下行態勢。自4月2日以來,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比當時高出50個基點,而同期德國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僅上升15個基點。
特朗普主導的“大而美”法案通過後,政府預算赤字可能大幅擴張,日本參議院選舉帶來的政府支出預期動盪導致日本長期限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這些因素共同加劇了美國國債收益率的持續上行壓力。
巴克萊銀行基於債務管理辦公室數據的分析顯示,全球官方機構今年迄今認購了歐元區政府通過銀團發行債券的五分之一,較去年全年的16%升至20%。
相較於美國,歐洲政策節奏更加穩定,預算赤字和通脹水平相對較低,使該地區主權債券對全球央行更具吸引力。歐洲央行在必要時進一步降息刺激經濟增長的空間也更廣闊。
本週美國國債市場再次承壓,主要因特朗普威脅可能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導致美聯儲貨幣政策獨立性遭受市場質疑,以及“大而美”法案可能推高預算赤字,市場要求更高的長期限美債收益率。
衡量投資者對華盛頓未來龐大借款規模擔憂的10年期美債期限溢價,持續徘徊於2014年以來的最高位。期限溢價指的是投資者持有長期債券風險所要求的額外國債收益率補償。
國債收益率變化 | 美國 | 德國 |
---|---|---|
30年期國債收益率變化 | 50個基點 | 15個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