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二季度勞動力生產率反彈,助力遏制工資通脹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週四公佈的數據,美國第二季度非農生產率初值達到2.4%,超出市場預期的2%,與第一季度修正後的-1.8%形成鮮明對比。同時,第二季度非農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長了1.6%,略好於市場預期的1.5%,低於第一季度的6.6%。

美聯儲官員密切關注該數據,因爲生產率提升(包括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可以幫助抑制工資通脹。勞動力成本是許多企業最大的開支,企業往往會尋求新技術並升級設備,以提高員工效率,從而減緩高工資所帶來的通脹壓力。

除了控制勞動力成本外,企業努力提升效率也有助於減輕更高進口關稅對利潤率的影響。此外,持續增長的勞動生產率也可以緩解因移民放緩而對企業造成的部分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預算案永久性地保留了減稅政策,幷包含了對投資的激勵措施,這可能會鼓舞企業加大資本支出。

其他一些薪資增長指標也顯示增速放緩,支持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觀點,即勞動力市場不再是通脹壓力的來源。鮑威爾上週表示,他認爲工資正“越來越接近”一個可持續的水平。而隨着就業市場步入降溫階段,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工資增速未來將進一步放緩。

經濟學家正密切關注在特朗普打擊非法移民政策下受影響較大的行業的工資增長情況,因爲未來勞動力供應減少,僱主可能被迫提高工資以彌補缺口。達拉斯聯儲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一些地方企業已經開始提高薪資並延長工作時間以應對這種情況。美國勞工統計局的報告則顯示,第二季度的總工作時長略有上升。未經通脹調整的平均時薪以年化4%的速度增長;經通脹調整後,員工薪酬增長速度爲2.3%。

季度 非農生產率變化 非農單位勞動力成本變化
第一季度 -1.8% 6.6%
第二季度 2.4% 1.6%
工資增長情況 未經通脹調整的平均時薪增長 經通脹調整後員工薪酬增長
第二季度 4%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