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治危機加劇,馬克龍急尋新總理以化解預算僵局
法國總理弗朗索瓦・貝魯在國民議會的信任投票中遭遇慘敗後,總統馬克龍需在數日內任命新任總理以避免新的政治危機。貝魯已於週二正式遞交辭呈,新任總理需組建新政府,並在分歧嚴重的國民議會中推動預算案通過,這一任務已導致前兩任總理接連下臺。
儘管願意接受總理職位的人不在少數,但要選出一位能在各黨派間促成共識的人選,絕非易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國研究教授Kathryn Kleppinger表示:“眼下甚至連該從哪個黨派挑選人選都成了問題。我擔心未來的局面只會是換湯不換藥。”
新任總理將是法國近兩年內的第五位總理,這一現象反映出法國政治格局分裂嚴重,各派系間分歧難以調和。法國媒體提及的幾位總理候選人均來自貝魯政府,包括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勞工部長凱瑟琳・沃特蘭,以及財政部長埃裏克・隆巴德。
社會黨領袖奧利維耶・富爾表示其已做好擔任總理的準備。前社會黨成員中的潛在人選包括弗朗索瓦・奧朗德總統時期的總理貝爾納・卡澤納夫,以及現任國家審計法院院長、67歲的皮埃爾・莫斯科維奇。若沒有合適的政治人物能勝任,馬克龍或許會選擇一位純技術官僚背景的總理。
信任投票結果公佈後,社會黨迅速表態願參與組閣。富爾表示:“我認爲,現在是時候讓左翼再次執政,告別過去八年的政策了。”不過,即將卸任的內政部長布魯諾・勒塔約明確拒絕加入社會黨領導的政府。極左翼領袖讓-呂克・梅朗雄也表態不會支持由富爾領導的政府。
當前政治危機源於一年前馬克龍爲遏制極右翼勢力召集的提前選舉,該決策反而導致中間派力量削弱。自那以後,法國CAC40指數累計下跌3.3%,而同期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上漲5.4%,德國DAX指數更是上漲25%(均不含股息)。
週二,金融市場反應相對平靜。法國國債開盤後波動不大,CAC40指數期貨和歐洲斯托克50指數期貨微跌。Edmond de Rothschild Asset Management多元資產及對沖業務主管Michael Nizard表示:“無論當前政治危機最終走向如何,法國推行重大公共財政改革的可能性都依然很低。以至於金融市場似乎已對此認命,只要預算赤字不再進一步惡化,或許就能接受。”
指數 | 變化 |
---|---|
法國CAC40指數 | 累計下跌3.3% |
歐洲斯托克600指數 | 上漲5.4% |
德國DAX指數 | 上漲25% |
貝魯任內曾提出一項包含440億歐元支出削減和增稅的計劃,旨在將法國2026年的財政赤字率從今年預計的5.4%降至4.6%。他還提議取消兩個公共假日以削減開支,但該提議不受民衆歡迎。據貝魯透露,法國的財政赤字規模在歐元區成員國中居首,債務以每秒5000歐元的速度增長。他還表示,法國明年的債務償還成本將達到750億歐元。
瑪麗娜・勒龐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和左翼政黨“不屈法國”均呼籲舉行新的議會選舉,但馬克龍已通過宣佈將任命新總理的表態,明確排除了這一可能性。另有部分聲音要求馬克龍辭職,但他堅定表示將任職至2027年任期結束。
法國工會計劃於9月18日舉行罷工,這也給馬克龍施加了壓力,要求他在此之前組建好新政府。此外,9月10日還將舉行一場組織相對鬆散的抗議活動。惠譽評級定於週五發佈對法國信用評級的最新評估報告。
根據憲法,總統擁有單獨任命總理的權力且無時間限制。此前,馬克龍曾耗時兩個月任命米歇爾・巴尼耶爲總理,但巴尼耶僅任職90天便下臺。巴尼耶被罷免後,馬克龍又過了一週多時間才任命貝魯爲新總理。總理一經任命,需提出內閣成員名單,經馬克龍批准後正式生效。
前總理、國民議會“復興黨”黨團主席加布裏埃爾・阿塔爾表示:“眼下最緊迫的任務是讓國家在12月31日前通過預算案。再次舉行提前選舉,將是最糟糕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