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市面臨特朗普關稅政策壓力,基金機構警告盈利風險被低估

多家亞洲大型基金機構警告稱,隨着特朗普關稅政策開始侵蝕企業利潤,亞洲股市創紀錄的漲勢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普信集團、富蘭克林鄧普頓等機構指出,市場低估了美國加徵關稅對企業利潤的影響,未來數月,這些關稅很可能會抑制出口。在他們看來,高度依賴出口的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股市,將是最易受衝擊的市場之一。

普信集團香港股票部門高級投資組合分析師Clarence Li表示:“目前出口企業的盈利和利潤率,尚未充分反映近期關稅相關協議帶來的影響。作爲風險管理策略的一部分,我們管理的亞洲及新興市場投資組合,已降低了對高度依賴對外出口企業的持倉比例。”

今年以來,亞洲股市表現強勁。2025年,MSCI亞洲指數累計漲幅已超20%,跑贏同期標普500指數約12%的漲幅。得益於充足的市場流動性、美元走弱以及人工智能(AI)熱潮的推動,該亞洲基準指數本週已突破2021年初創下的歷史高點。

指數名稱 2025年累計漲幅 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
MSCI亞洲指數 超20% 約12%

關稅新規及影響

美國於4月首次宣佈的關稅新規主要針對對美貿易順差經濟體(其中多數爲亞洲國家)。現行關稅稅率爲中國34%、印度50%、印尼19%、日本15%。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儘管美國關稅已大幅上調,但分析師預計,2025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企業的盈利僅下降約3%。

法國巴黎銀行認爲,當前市場對企業盈利的預期過於樂觀。該行駐香港亞太現金股票研究主管William Bratton表示:“我們認爲,與關稅相關的盈利風險,尚未被納入對企業未來盈利的預期及估值模型中。我們預計,亞洲出口企業的實際盈利仍存在低於當前預期的持續風險。”

Bratton指出,他對東北亞(即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省)出口導向型細分行業的盈利前景尤爲謹慎。

國家/地區 對美出口額(億美元)
中國 4389
越南 1366
韓國 1315

其他影響因素及潛在利好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加坡投資策略師Christy Tan表示,企業盈利面臨的風險不僅限於表面的關稅衝擊,還包括供應鏈中斷等短期內不會直接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因素。

她表示:“預計投資者將對出口導向型企業及涉足科技領域的企業保持謹慎態度,因爲未來數月,這些企業的利潤率壓縮問題可能會愈發明顯。”

不過,亞洲市場並非前景一片黯淡,仍有潛在利好因素可能抵消關稅上調帶來的衝擊。其中包括市場對各大央行降息的預期——市場普遍預期本週美聯儲將重啓寬鬆政策。

此外,截至目前,亞洲經濟數據對關稅展現出了出人意料的韌性。近幾周的製造業活動數據顯示,從泰國到越南,企業訂單量均在增長;韓國8月出口保持穩定,泰國7月出口額更是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但部分基金經理認爲,這一現象源於企業在關稅生效前提前加大出口力度,他們預計,一旦這一短期效應消退,關稅對經濟的衝擊將進一步顯現。

基金機構普遍認爲,科技行業是受關稅衝擊風險最大的領域之一——而該行業正是今年亞洲股市中表現最佳的板塊之一。安本投資新加坡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erry Goh表示:“市場擔憂半導體行業可能成爲關稅打擊的目標,鑑於亞洲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核心,這一舉措可能會對該地區市場造成壓力。”他進一步指出,由於中國臺灣省和韓國對半導體行業高度依賴,兩地企業將面臨最嚴峻的盈利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