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今年中國臺灣省財富總額預計將超韓國,這是二十餘年來的首次突破,標誌着臺積電(TSM.US)崛起推動亞洲經濟格局重塑。據週四最新預測,2025年臺灣省GDP增速將達4.55%,較8月統計部門4.45%的預估進一步上調。按此增長軌跡,臺灣省有望在2025年提前一年超過韓國的人均GDP(比IMF今年4月預測提前一年)——這一衡量生活水平的核心指標,目前臺灣省人均GDP預計約3.8萬美元,雖僅爲新加坡水平的一半,但已領先日本,且與韓國差距正加速縮小。

臺積電(TSM.US)崛起助推臺灣財富20年來首超韓國,2025年人均GDP亦有望領先 - 圖片1

圖1

這一轉變背後,是人工智能消費熱潮對臺灣省半導體產業的強力驅動。疫情期間全球芯片短缺使臺企地位飆升,從歐美政要到企業高管紛紛求購維持經濟運行的半導體。ChatGPT問世後,臺積電、富士康等企業更迎來爆發式增長,它們承包了全球多數AI關鍵芯片與服務器的組裝。

反觀韓國,其經濟支柱三星電子雖佔韓國經濟11%,卻在先進製程競爭中漸顯頹勢。韓國經濟第二季度同比僅增長不足1%,全年預計增速0.9%,央行行長李昌鏞多次警示低生育率、老齡化等結構性問題已將潛在增長率拖入1%區間。

臺積電(TSM.US)崛起助推臺灣財富20年來首超韓國,2025年人均GDP亦有望領先 - 圖片2

圖2

彭博經濟研究指出,韓國產業跨度大、石化等傳統板塊低迷,而臺灣省科技集中度高,更受益於AI熱潮,而韓國則受困於石化等傳統行業低迷及人口結構惡化。今年8月,臺灣省出口額首次超越韓國——這一里程碑意義尤爲突出,因韓國人口與整體GDP規模是臺灣省的兩倍有餘。

出口商搶先結匯疊加市場猜測當局願讓本幣升值以換取對美貿易談判籌碼,推動新臺幣兌美元年內升值約9%,而韓元同期僅上漲6%,匯率差異進一步放大了兩岸人均GDP差距。

臺積電(TSM.US)崛起助推臺灣財富20年來首超韓國,2025年人均GDP亦有望領先 - 圖片3

圖3

但臺灣省經濟亦面臨隱憂。過度依賴單一產業——尤其是美國在臺灣省出口佔比持續擴大——可能將優勢轉化爲脆弱性,尤其在臺海地緣風險與中方關係緊張背景下。

臺北元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伍茲指出,資源有限使臺灣省產業多元化艱難,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爲高科技供應鏈環節,同時政府需探索科技企業收益再分配機制以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