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ETF資金流入突破1萬億美元,創行業最快吸納速度
今年市場的每一次動盪,無論是4月的關稅恐慌還是9月的科技股回調,都促使華爾街加大了對ETF的買入力度。這種集體行爲推動了美國ETF的資金流入突破1萬億美元,創下了該行業有史以來最快的資產吸納速度。
最初爲平穩分散投資而設計的ETF,如今已成爲市場最響亮的信心宣言,更是2025年牛市的“脈搏”。資金流入速度刷新了該行業30年曆史中的所有紀錄,這一現象表明,各類交易者對這種節稅型投資工具的樂觀態度,已固化爲一種本能反應。僅先鋒集團的標普500指數追蹤ETF,就吸納了約930億美元資金;而與比特幣、黃金及槓桿交易相關的基金,也均吸引了數十億美元流入。
原本用於穩健資產配置的ETF結構,如今已演變爲實時市場情緒“晴雨表”——既是本輪自我強化式上漲行情的引擎,也是其共鳴的迴響。
截至9月的彙編數據顯示,今年ETF資金流入勢頭極爲強勁,每月流入規模約爲常規季節性均值的3.5倍。分析師預測,2025年全年ETF資金流入額可能達到1.25萬億美元左右。
“無論是比特幣、另類資產,還是更廣泛的股票領域,ETF資金流向始終緊跟市場趨勢,”ETF機構TMX VettaFi的行業與板塊研究主管Roxanna Islam表示,“ETF也已成爲投資者的首選工具,爲ETF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創造了絕佳條件。”
與此同時,投資者持續從共同基金中撤出資金,轉而青睞ETF——主要原因在於ETF具備交易便捷、節稅高效的優勢。
基金髮行潮湧
資金流入並非ETF行業唯一值得關注的指標:2025年新ETF年度發行量也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彙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發行機構已推出逾800只新ETF,這一數量已超過去年的發行紀錄。
據統計,僅9月單月就有超過115只新ETF推出,創下月度發行紀錄。機構預測,若第四季度每月77只的發行節奏得以保持,ETF行業將首次實現單年新增1000只ETF的突破。
發行機構正借勢各類熱門市場趨勢,以驚人速度推出槓桿型ETF及收益導向型基金。數據顯示,今年新發行的ETF中,近三分之一包含槓桿成分。
近期兩項監管進展落地後,分析師預計將有更多ETF湧入市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表示,擬允許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未來或涵蓋其他發行機構——將ETF作爲共同基金的份額類別推出;此外,SEC還批准了一項規則修訂,允許交易所爲大宗商品類ETF(包括與特定加密貨幣相關的ETF)提供快速上市通道。
此次“多份額類別”規則獲批,有望爲市場新增數千只ETF,並打破此前將ETF基本排除在美國退休體系之外的壁壘。
“ETF行業的創紀錄擴張速度,既凸顯了行業的活力,也反映出競爭的激烈程度,”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隨着產品飽和度不斷提升,發行機構將越來越需要通過更低成本、更具創新性的策略實現差異化競爭。”
年度 | 新ETF發行量 |
---|---|
2024年 | 800只 |
2025年預測 | 100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