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仍在消化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餘波時,亞洲股市在5月份卻迎來了一波上漲。

在經歷了四個月的資金淨流出之後,5月份外資大規模重返亞洲股市。根據LSEG的數據,投資者在印度、韓國、泰國、印尼、越南和菲律賓等市場累計淨買入約106.5億美元的股票,這是自2024年2月以來最大的月度淨買入額。

據央視新聞報道,5月12日,中美發表聯合聲明,宣佈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市場對亞洲出口商利潤率和地區供應鏈衝擊的擔憂逐漸減輕,促使之前大量撤資的投資者重新配置。

在這次資金迴流中,中國臺灣股市的表現最爲突出,吸引了72.8億美元的外資淨流入,創下自2023年11月以來最大的月度跨境淨買入記錄。這一資金流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AI相關的投資熱潮,特別是沙特阿拉伯向美國企業投資的6000億美元AI相關投資,預計將對中國臺灣市場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

印度市場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外資淨買入達到23.4億美元,爲2024年9月以來最大的月度淨買入額。韓國、印尼和菲律賓股市也分別獲得了8.85億美元、3.38億美元和2.9億美元的净流入。然而,泰國股市卻逆市出現了4.91億美元的净卖出。

高盛已經將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的盈利增長預期分別提高到2025年和2026年的9%,比之前的預測分別提高了2個和1個百分點。該投資銀行指出,中國和美國敞口市場的宏觀增長強勁是提高預期的主要原因。儘管美元的走弱可能會部分抵消這一利好,但AI投資浪潮帶來的結構性機會仍被視爲亞洲市場的重要推動力。

數據顯示,儘管上半年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導致市場波動加劇,但MSCI亞太指數年初至今仍然上漲了約8.8%,明顯超過了上漲5.4%的MSCI世界指數和僅上漲0.98%的標普50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