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對美元近期的貶值趨勢不以爲然,認爲這並不會動搖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他強調,“強勢美元政策”的實質是確保美元長期保持其儲備貨幣的地位,而不是關注短期的匯率波動。
在週四的媒體訪談中,貝森特明確表示,美元的價值並不受“強勢美元政策”的影響,並堅稱特朗普政府正在採取措施來維護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他還警告說,如果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升至1.2,歐洲人將會“驚聲尖叫”。
這些言論的背景是美元指數在今年的前六個月下跌了近11%,創下自尼克松時代以來最差的半年表現。市場普遍認爲,這一下跌與特朗普總統的貿易關稅政策、對美聯儲降息的持續施壓,以及對長期盟友採取的強硬外交姿態所引發的不確定性有着密切的關係。
在訪談中,貝森特明確區分了美元匯率的波動與“強勢美元政策”的概念。他指出:
“強勢美元政策”是指我們是否能夠長期確保美元始終是全球的儲備貨幣。
這位財長提到,共和黨的稅收法案正在“爲經濟增長打下基礎”,並補充說:
我們正在控制通貨膨脹。我們正在使美國成爲全球資本的最佳去處——我相信這種情況將會持續。
他預計這些措施將持續有效,支持美元的長期地位。貝森特還表示:
自二戰以來,一直有人預測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地位將會消失,我認爲,懷疑論者將再次被證明是錯誤的。
對於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關於“也許這是歐元時刻”的言論,這位有着數十年對沖基金外匯交易經驗的財長強調:
如果歐元升至1.20美元,歐洲人將會因爲其過於強勢而尖叫。
截至週五亞太時段,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已經升至1.1760。歷史上,歐元的過度強勢曾多次導致歐洲央行官員對“殘酷”波動的公開抱怨,因爲貨幣升值會直接削弱其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
貝森特提醒歐洲“應該小心自己的願望”,並暗示與歐洲不同,美國決策者認識到“作爲儲備貨幣所附帶的責任”,能夠容忍美元的強勢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