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投資者將迎來一連串關鍵經濟數據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美國4月CPI、零售銷售及消費者信心指數將揭示經濟冷暖;而特朗普的中東之行與貿易政策動向,則爲市場增添不確定性。

重磅通脹數據來襲:CPI或成爲加息降息博弈關鍵

儘管美國經濟整體展現出一定韌性,但近期多項“軟數據”指標(如企業信心調查、消費者預期等)顯示出疲軟跡象。尤其在關稅預期升溫、進口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通脹路徑成爲市場關注核心。美國CPI數據預測數據如下:

指標 前值(3月) 市場預期(4月) 備註
CPI月率 -0.10% 0.20% 出人意料的下降後,預期反彈
CPI年率 2.50% 2.30% 或將降至四年來最低水平
核心CPI年率 2.80% 2.80% 維持不變

根據富國銀行預測,若4月CPI如期上升至0.2%,則表明通脹尚未明顯緩解。在進口稅提升背景下,物價可能持續上揚,部分分析師指出,“關稅影響尚未完全顯現,通脹壓力可能在6月更爲顯著”。

投資提示:
若CPI超出市場預期,而同期零售銷售數據低迷,可能引發“滯脹擔憂”,加劇美股調整壓力;反之,若通脹受控且消費強勁,市場對年內降息預期將升溫,利好風險資產。

特朗普“中東之行”:政治不確定性加劇

除經濟數據外,市場也高度關注川普總統本週的外交行程。據白宮公佈,其將於5月13日至16日訪問沙特、卡塔爾與阿聯酋,預計圍繞石油、巴以停火談判、投資合作與核技術出口展開討論。

媒體特別關注一則“政治花邊新聞”:川普可能將接受卡塔爾贈送的價值約4億美元的波音747-8噴氣式飛機,用作新的“空軍一號”。儘管存在合規爭議,但美國國防部與司法部聯合聲明稱該贈禮“形式合規、實質合法”。

政策預算調整對比(2025財年提案)如下:

項目 當前支出(億美元) 提議支出(億美元) 變化幅度
國防支出 8923 10100 13%
非國防支出 7200 5570 -22.60%

川普政府大幅提高軍費預算,並計劃將飛機改造費用納入國防開支,引發輿論爭議。

🛫 有諷刺聲音指出:“如果卡塔爾贈與川普‘榮譽國王’稱號,關稅或許能降至零。”

此外,川普此次未訪問以色列,引發以色列國內不滿。川普與內塔尼亞胡的關係或正發生微妙變化,疊加美伊新一輪核談判進展,或對美以聯盟構成潛在影響。

消費觀察:沃爾瑪財報+母親節遇冷

1、沃爾瑪財報前瞻(Q1)

本週,美股財報季仍在繼續,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的財報將成爲市場焦點。其營收、利潤及進出口成本的變化,將揭示消費者行爲是否發生變化。

沃爾瑪財報關鍵指標預測如下:

指標項目 預測值
營收(億美元) 145
淨利潤(億美元) 5.5
同店銷售額增長率 2.30%

📌 若利潤因關稅被侵蝕,或帶動整個零售板塊盈利預期下修。

2、母親節消費意外遇冷:通脹拖累實際購買力

作爲全年最重要的消費節點之一,今年的母親節消費支出不及預期,引發市場警覺。美國零售聯合會早前預計支出可達341億美元,但初步數據顯示同比下降高達14%,尤其是依賴進口的鮮花價格翻倍上漲,嚴重抑制消費熱情。

當前,美國家庭消費受到三重壓制:

  • 終端售價受關稅影響上升;

  • 消費者收入預期疲弱;

  • 實際工資增長放緩。

物流停滯信號顯現,港口數據令人警惕

此外,美國西海岸港口貨運量驟減。過去12小時內無一艘貨船從中國駛往美國西岸主要港口,爲疫情以來首次發生此情況。洛杉磯港與長灘港目前貨櫃量下降了31%~40%不等。

美國西海岸港口貨櫃量變化對比數據表格
港口名稱 時間範圍 貨櫃量變化幅度
長灘港 2025 年 vs 2024 年同期 -35%
洛杉磯港 2025 年 vs 2024 年同期 -31%
奧克蘭港 2025 年 vs 2024 年同期 -40%

川普回應:“不買就不虧,漲價是好事,美國人該反思什麼纔是真正的需求。”

雖然川普試圖淡化貿易放緩的影響,但港口數據若持續惡化,將在未來30天內傳導至終端消費層面,可能推升通脹並削弱庫存與盈利能力。

總結與策略建議

本週三大看點構成高度相關鏈條:

  1. 通脹數據 → 反映貨幣環境是否收緊;

  2. 地緣政治 → 增加避險情緒與不確定性;

  3. 消費行爲 → 反映真實購買力與經濟支撐點。

投資者策略建議:

  • 短期關注: CPI與零售數據聯動表現,防範滯脹預期;

  • 中期觀察: 中東局勢演變及美以、美伊關係重構;

  • 資產配置: 適當迴避過度依賴消費和進口成本的行業,關注軍工、能源板塊的相對穩定性。

本週,或是檢驗“軟着陸”敘事的一場大考。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宏觀數據 + 政策信號 + 消費端反饋的三重共振,做好風控與調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