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上週五晚間),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正式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剝奪了美國最後一個頂級信用評級。
重大事件回顧:穆迪剝奪美國最後AAA評級
早在一年前,穆迪便已將美國評級展望調整爲 “負面”,此次評級下調早在市場預期之內,但落地後全球市場仍迅速進入警戒狀態。
美國債務評級此前已歷經兩次下調,分別由標普和惠譽執行。而此次穆迪的行動,標誌着美國這一全球最重要經濟體徹底告別 AAA 最高信用評級。以下是三次下調評級對比表格:
下調時間 | 評級機構 | 下調前評級 | 下調後評級 |
2011 年 8 月 | 標普 | AAA | AA+ |
2023 年 8 月 | 惠譽 | AAA | AA |
2024 年 10 月 | 穆迪 | AAA | AA+ |
此次降級反映出美國財政可持續性正面臨挑戰,尤其是在高國債收益率持續的背景下,美債收益率目前徘徊在4%至5%,接近2007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市場影響幾何?可能不是“腥風血雨”,但也不容樂觀
歷史數據顯示,前兩次評級下調後的幾個月裏,美國股市和債市均出現顯著波動。然而,此次作爲第三次下調,市場反應或許會有所差異。當前市場本就處於高度波動狀態,貿易和關稅等宏觀問題懸而未決,爲未來走勢埋下伏筆。
1.短期市場反應
評級下調發佈於上週五美股盤後,意味着週一開盤纔是市場首次真實反應的時間窗口。由於當時美國市場流動性較低,這一消息的“衝擊波”有可能在亞太及歐洲交易時段先行發酵。
儘管部分分析人士認爲,此次降級與2011年標普首次下調美國評級相比影響可能更小,但我們不能忽視幾個核心變量:
美國政局高度分裂:當前正值美國國會內部圍繞稅改法案展開激烈博弈,共和黨內部分裂導致稅改難以順利推進。
財政赤字與支出結構惡化:減稅計劃若要落地,勢必面臨削減社會支出的壓力,這可能削弱下半年股市多頭邏輯。
避險資產稀缺化:評級下調進一步打破“美債等於無風險資產”的傳統認知,使黃金等避險資產價值進一步凸顯。
2.長期市場影響
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美國國債長期以來被視爲“無風險利率”基準。它不僅是各類金融衍生品(如期權、CDS等)的定價錨點,也是全球金融體系穩定的支柱。
穆迪的降級,雖然不會立即觸發金融機構的強制拋售,但從理論上削弱了美債作爲無風險資產的地位。這可能帶來以下影響:
信用衍生品定價模型需重新評估
資產配置中“避險資產”的定義被重新討論
中長期資金可能流出美債,轉向黃金等資產
黃金迎來新的風口?避險價值或將進一步升溫
在全球避險資產日益稀缺的背景下,黃金再次站上風口。評級下調後的美債,雖仍具高度安全性,但其“無風險”標籤已被打破。
考慮到:
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上升
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穩固性面臨挑戰
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
📌 金價或進入新一輪中期上漲通道,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黃金ETF與期貨行情。
短期雖不必急於入場,但應高度關注黃金在接下來的走勢與機構配置比例變化。
投資者該如何應對?理性判斷、謹慎操作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面對穆迪下調美國評級這一重大事件,最重要的是理性評估風險,切勿盲目跟風:
短期不必驚慌,但需防範波動:初期市場或有震盪,建議以觀察爲主,避免在不確定環境下頻繁交易。
重新審視資產配置:尤其是高槓杆、高敏感度資產,應適度減配;適當關注黃金等避險資產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關注政策走向與政局博弈:稅改方案能否推進、美聯儲後續態度等都將深刻影響市場預期。
結語:市場將重新定價“風險”
穆迪的此次降級並非毫無徵兆,卻在當前全球經濟錯綜複雜的背景下,顯得格外敏感。無論最終市場反應是否劇烈,它都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全球金融體系正在重新審視“信用”與“風險”的邊界。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既是挑戰,更是一次重新審視投資邏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