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肩底是什麼意思?

“頭肩底”,顧名思義,其結構類似一個人的頭部和雙肩。它是出現在底部的一種反轉形態,常見於價格持續下跌後的末端階段,意味着空頭力量逐漸衰竭,多頭力量即將崛起。

▶ 結構組成如下:

  • 左肩:一波下跌後的初步反彈低點;

  • 頭部:形成較左肩更深的下跌低點,再次反彈;

  • 右肩:下跌幅度較小,構成最後一個低點後開始反彈;

  • 頸線(Neckline):連接左肩反彈高點和右肩反彈高點所形成的水平線或稍帶傾斜的趨勢線。

📌 圖形外觀:呈現出“W”狀,是典型的底部構築結構。如下圖:

頭肩底形態

該形態提示投資者:趨勢可能發生反轉,是一個進場信號。

頭肩底識別:圖形特徵

爲了更精準識別該形態,我們可從以下三個關鍵維度進行觀察:

1. 成交量變化(量價配合)

  • 左肩階段:成交量逐漸減少;

  • 頭部階段:價格創出新低,但成交量未創新高,顯示空方動能減弱;

  • 右肩階段:反彈時成交量增加,表明多方開始發力;

  • 突破頸線時:若伴隨放量突破,則信號更具確認性。

實戰建議:若突破頸線時無明顯放量,需警惕“假突破”陷阱。

2. 頸線突破:確認趨勢反轉的關鍵

一旦價格有效突破頸線,該形態才真正成立。判斷“有效突破”通常需滿足以下條件:

  • 突破價格維持數日不回落

  • 成交量較平時顯著放大

  • 伴隨市場其他利多信息配合

3. 對稱性與傾斜角度

雖不強制要求左右對稱,但左右肩高度接近、位置合理,整體結構完整度更高。

頭肩底的買賣點

頭肩底的買賣點

第一個買點:突破頸線後及時跟進

當價格首次放量突破頸線,標誌着趨勢已發生根本性逆轉,是最典型的買入信號。

✅ 實戰技巧

如果在突破頸線的同時成交量倍增,可視爲第一個買入機會。

第二個買點:突破後回踩確認

部分個股在首次突破後,可能短期回踩至頸線附近測試支撐,此時若回踩不破頸線且再度反彈,爲更穩健的入場機會。

實戰技巧
可設定“突破+回踩不破”作爲進場雙重確認,提高勝率。

頭肩底目標價如何計算?

爲了輔助止盈和判斷上漲潛力,其提供了明確的理論目標價測算方式:

目標價 = 突破點價格 + (頭部最低點 - 頸線價格)

這一測算有助於設定合理的止盈位置。

舉例說明:假設某股票從30元一路下跌至15元,在該區間內形成頭肩底形態:

  • 左肩低點:18元,反彈至22元;

  • 頭部低點:15元,反彈至22元(即頸線);

  • 右肩低點:17元;

  • 突破點價格:23元;

  • 目標價預估爲:

    23元 +(22元 - 15元)= 30元

表明股價有望回升至30元一線,投資者可據此設定分批止盈策略。

頭肩底的交易策略建議

  1. 突破確認後建倉:等價格放量突破頸線後入場,避免假突破;

  2. 設置止損:可設在右肩低點或頸線下方一定比例,以控制風險;

  3. 分批建倉/分批止盈:分階段入場或止盈,以應對市場波動;

  4. 配合其他技術指標:如MACD、RSI等輔助判斷信號的強度。

頭肩底的常見誤區與風險提示
誤區 說明
過早入場 在頸線未突破時貿然進場,可能遭遇下跌延續
忽視成交量 突破頸線卻無量支持,常爲假突破
忽略趨勢背景 在上漲趨勢中尋找該形態,容易判斷失誤

溫馨提示:它是“趨勢反轉”的形態,應在確認市場處於下跌末期時使用。不要孤立看圖形,應結合趨勢背景、市場情緒與基本面共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