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在週三宣佈了一項政策,即對半導體和芯片進口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但對於那些在美國本土建立工廠的公司將給予免稅待遇。這項針對價值超過6000億美元的關鍵行業政策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儘管如此,分析師們指出,政策的具體細節尚未明確。

特朗普明確表示,對於那些“在美國建廠”的公司,關稅政策將不適用。因此,像臺積電、三星這樣在美國投資了數千億美元建廠的主要芯片製造商的股價在週四出現了上漲,市場普遍預期這些公司將獲得免稅資格。

有報道稱,韓國的貿易特使已經表示,三星和SK海力士將不會受到100%關稅的影響,這一消息推動了這兩家公司的股價上漲。分析師們認爲,這項政策可能會進一步增強大型芯片製造商在市場上的份額。

然而,關於政策的具體實施範圍、免稅標準以及對複雜的半導體供應鏈可能產生的影響,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這給投資者和行業內的參與者帶來了挑戰。

市場最爲關注的問題之一是,企業需要在美國投入多少製造產能才能獲得關稅免稅資格。

摩根大通亞太股票研究的負責人James Sullivan在媒體採訪中表示,這可能意味着大多數主要的芯片製造商將獲得免稅。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這項政策可能會產生“進一步鞏固該領域大市值公司市場份額”的效果。

臺積電等在美國有重大投資的亞洲主要芯片公司的股價在特朗普宣佈政策後的週四上午交易中出現了上漲。臺積電此前宣佈,將在美國的投資擴大至1650億美元。

100%半導體關稅!對於市場,現在問題比答案多 - 圖片1

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的股價也在上漲,這兩家公司都已經承諾將在美國投資建廠。據報道,韓國的貿易特使表示,這兩家公司將不會受到100%關稅的影響。

除了免稅問題之外,潛在的關稅政策的許多其他方面仍然不清晰。

Bernstein的高級半導體分析師Stacy Rasgon在CNBC節目中指出,進入美國的大部分半導體都被用於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汽車等消費品中。

根據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數據,2024年美國進口了價值463億美元的半導體,這只佔到美國全部進口的大約1%。

Rasgon表示,雖然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可能是可控的,但更廣泛的關稅將更難應對。“我們不知道特朗普關於關稅的評論是否只針對原始半導體?是否會對終端設備徵收關稅?是否會對終端設備內的組件徵收關稅?”

美國商務部在4月啓動了對半導體技術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而半導體行業剛剛從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中獲得豁免,這增加了對芯片關稅的困惑和疑問。

潛在的關稅策略還可能因爲半導體供應鏈的錯綜複雜和相互依賴的特性而變得複雜。

Rasgon以美國的芯片設計公司高通爲例,該公司將設計發送給臺積電在中國臺灣製造,然後進口到美國。“這是否意味着這些芯片進口不會被徵稅,因爲它們是臺積電製造的,而臺積電正在美國建廠?我不知道。希望是這樣。”

美國半導體的另一大買家是亞馬遜雲服務和谷歌等雲服務提供商,它們對華盛頓的AI計劃至關重要。

根據ITIF最近的報告,半導體通過支撐包括AI和“大數據”在內的一系列下游應用,每年爲全球經濟活動貢獻7萬億美元。

在美國企業尋求將芯片供應鏈遷入美國的潛在跡象中,蘋果CEO Tim Cook週三在白宮與特朗普一起宣佈,公司將從三星在德克薩斯州的生產工廠採購芯片。該公司還宣佈額外投資1000億美元,使其未來四年在美國的總投資承諾提高至6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