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1日的媒體報道,瑞士正在提出一個包含多個領域的全面方案,以解決與美國的貿易爭端。該方案的核心建議是瑞士黃金產業在美國建立精煉廠,直接應對導致兩國關係緊張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央視新聞報道,8月7日,美國對瑞士產品加徵39%關稅的政策正式生效。瑞士聯邦委員會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瑞士將繼續堅定地與美國進行磋商,以儘快降低稅率。

作爲回應,瑞士政府和私營部門正在合作制定計劃,以減少這些關稅。據媒體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該計劃的關鍵部分是推動瑞士黃金產業在美國提升加工能力,以平衡雙邊貿易流動。

據悉,瑞士經濟部長Guy Parmelin上週五與特朗普政府的高級經濟官員進行了“建設性”會談,相關提議可能已在談判中提出。目前,兩國間的談判仍在進行中,這些提議不僅涉及黃金產業,還包括製藥等關鍵領域。

美國對瑞士的關稅行動,根源在於不斷擴大的雙邊貨物貿易逆差。這一逆差主要由瑞士出口的化學品、藥品和黃金推動。自去年年初瑞士取消本國工業關稅以來,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突出。

作爲全球頂級的黃金精煉中心,瑞士在這一領域的行動備受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具體的方案是瑞士黃金產業在美國直接建造一座精煉廠,或投資於現有設施以擴大產能。瑞士貴金屬協會(ASFCMP)主席Christoph Wild雖未證實建廠計劃,但他表示,只要黃金是導致貿易逆差擴大的因素之一,該行業就必須探索如何阻止這種情況。他稱:

“這甚至可以通過在美國國內滿足美國需求的方式來實現。”

瑞士經濟部表示,與美國的保密談判正在各個層面進行,但拒絕就此發表評論。

除了黃金,製藥業是構成貿易逆差的另一大支柱。消息人士稱,瑞士同樣爲該行業設計瞭解決方案。其目標是讓瑞士製藥公司通過在美國本土生產的產品,來滿足所有美國市場的需求,甚至可能利用美國工廠向外出口,從而將貿易流向逆轉。

此舉還有另一層戰略考量:瑞士希望其製藥公司能因此獲得豁免,以規避美國一項所謂“232條款”調查可能帶來的潛在關稅。該調查旨在評估美國對外國藥品生產的依賴是否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除了產業投資,瑞士還計劃增加對美國軍事裝備的採購,併爲美國向瑞士出售更多液化天然氣提供便利。此外,計劃還包括將瑞士公司更多的能源交易記賬地點從倫敦轉移至瑞士,以幫助平衡貿易。

然而,這些方案在瑞士國內也引發了擔憂。瑞士製藥業協會(Interpharma)認爲,如果將服務貿易計算在內,美國對瑞士並不存在真正的逆差,以犧牲製藥公司爲代價來消除貨物逆差將損害瑞士經濟。該協會同時指出,雖然通過更多本地化生產來迎合大市場是一種趨勢,這或能減輕瑞士的外部壓力,但長期來看可能會損害其作爲全球製藥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