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根廷總統發言人突然宣佈:“到 10 月 31 號前,所有油籽、穀物出口都不收稅了!” 作爲南美農業大國,阿根廷這麼幹可不是單純爲了幫農民,而是經濟團隊在賭一把 —— 用免稅換外匯。

還設了個 “止損線”:只要湊夠70億美元外匯,這政策就停。也就是這事,還是存在大量變數的。這事兒被人叫做 “新型大豆美元”,看着是給農業讓利,其實藏着阿根廷的急事兒:外匯快不夠用了,而且 10 月底要大選,穩定匯率是眼下的頭等大事。今天就用大白話講講,這政策到底是咋回事,又捅了哪些 “馬蜂窩”。

豆粕基本面如何呢?

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量9月維持高位,油廠豆粕庫存9月進入偏高位,美豆天氣和中美貿易談判進入關鍵期,9月美農報影響相對中性,豆粕短期迴歸區間震盪格局。

阿根廷 “零稅賣糧” ,一場爲賺外匯的豪賭,把全球大豆市場都攪動了 - 圖片1

現在國內的壓榨量還是高位,國內是不缺少豆子的,要不然也不會一點美豆都沒有買了。

阿根廷 “零稅賣糧” ,一場爲賺外匯的豪賭,把全球大豆市場都攪動了 - 圖片2

阿根廷這次的 “零稅出口”,不是真的想扶持農業,而是一套 “換外匯的緊急方案”—— 用免稅當誘餌,逼出口商趕緊把賺的美元匯回國內。

首先得說清楚,這政策覆蓋的範圍很廣:不只是大豆,還有小麥、玉米,甚至向日葵油、糖、生物柴油這些農產品加工品都算。但核心要求很死:想享受零稅,就得在登記出口後3 天內,把 90% 的外匯匯回阿根廷;之前的政策是 15 天內汇 95%,現在明顯更急、更嚴格。

而且這政策有兩個 “停止開關”:要麼到 10 月 31 號到期,要麼累計出口賺夠 70 億美元就停。民間估算,阿根廷現在能賣的糧值 100 億美元,也就是說,這 70 億的目標很可能很快就達成 —— 這也能看出来,阿根廷是真的 “等錢用”。

阿根廷 “零稅賣糧” ,一場爲賺外匯的豪賭,把全球大豆市場都攪動了 - 圖片3

其實這種 “用免稅換外匯” 的招,阿根廷 2022 年就用過好幾次,這次是更激進的升級。爲啥這麼急?因爲阿根廷的匯率已經衝破了政府定的上限,大選前要是匯率崩了,麻煩就大了。用業內的話說:“就是想從農民手裏摳點美元,湊夠 70 億就收手。”

對阿根廷自己:短期賣糧潮可能 “反噬” 農民

政策一出來,國內市場先慌了 —— 大家最擔心的是 “12 號門效應”(簡單說就是:短期大家都集中賣糧,反而讓糧價跌了,免稅的好處全沒了)。

先看組數據:截至 8 月 24 號,阿根廷已經從農戶手裏收了約 2270 萬噸能賣的大豆,而政府估算今年大豆總產量是 4400 萬噸,等於一半的大豆還在農戶手裏或倉庫裏;再加上去年沒賣完的約 700 萬噸,現在手裏囤着的糧特別多。

零稅一出,這些囤糧的人很可能 “扎堆賣”—— 上半年就出過這事兒:當時減稅政策快到期,6 月份一個月就申報出口了 1360 萬噸大豆,創了紀錄,但農民沒賺到多少錢,反而讓糧價壓下來了,最後受益的是買家。

這次更麻煩:如果一個月內大家都搶着賣大豆、玉米,國內市場根本接不住,本地糧價肯定大跌。而且中小農戶基本早把糧賣完了,能享受免稅好處的,只有那些有錢囤糧的大商家 —— 等於政策紅利全被少數人佔了,小農戶反而可能因糧價下跌喫虧。

對全球市場:美國大豆先 “躺槍”,巴西也捏把汗

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生產國,它一搞零稅,直接讓全球大豆價格 “變天”。

最慘的是美國大豆:阿根廷零稅後,大豆價格跟美國持平,比巴西還便宜 10% 以上。9 月 22 號那天,美國大豆期貨跌到了六週來的最低點。更巧的是,阿根廷這政策剛好覆蓋美國大豆的收穫季,等於直接截胡了美國的出口生意。

其實阿根廷大豆產業早有個怪圈:出口的未加工大豆越多,國內的大豆加工廠越閒。這次零稅政策,可能讓這毛病更嚴重。

現在國內的豆粕的庫存也是在持續上升中。

阿根廷 “零稅賣糧” ,一場爲賺外匯的豪賭,把全球大豆市場都攪動了 - 圖片4

比如 2024-25 年,因爲中美貿易戰,阿根廷出口了 881 萬噸未加工大豆,創了六年新高,但國內大豆加工廠的閒置產能也升到了 31%,而且還在擴大。爲啥?因爲中國喜歡買 “生大豆”,自己回國加工,根本不買阿根廷的加工品(比如豆粕)—— 這直接斷了阿根廷加工廠的活路。

這次零稅,會讓更多資源往 “出口生大豆” 上靠。雖然有機構預測,2025-26 年阿根廷穀物和加工品出口能到 1.05 億噸(歷史最高),但國際糧價在跌,最後賺的外匯還是跟之前差不多(348 億美元)。對那些靠加工廠喫飯的中小從業者來說,這種 “只衝量、不賺錢” 的增長,跟沒好處一樣。

現在行業內已經吵翻了:有人說這是 “農業界盼了好久的好事”,能幫農民賺錢;也有人罵這是 “臨時抱佛腳”—— 政策一會兒變一個樣,沒人敢投資,最後只有囤糧的人受益。還有地方官員直接戳穿:“這就是以前政府缺錢時的老套路,根本不是想真的幫農業。”

這政策看着是經濟問題,其實還夾在中美巴的博弈裏。

宣佈政策的第二天(9 月 23 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見了阿根廷總統米萊 —— 美國這麼關注,說白了是怕丟了大豆貿易的主導權。

而巴西也沒閒着,計劃 2025-26 年把大豆產量提到 1.7767 億噸 —— 南美兩大農業國這麼競爭,最後壓力全到了美國身上。

最後說句實在的:這政策只是 “緩兵之計”

阿根廷這次用零稅換 70 億美元,本質上是 “拆東牆補西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就像當地農業協會的人說的:“這政策能讓我們喘口氣,但行業的老問題(比如加工廠閒置、政策老變、缺長期投資)一個都沒解決。”

等 70 億美元湊夠了,或者 10 月 31 號一到,政策一停,麻煩可能還在後面:如果之前大家集中賣糧把糧價壓太低,農民後面更難賺錢;外匯用完了,匯率還是可能不穩;加工廠的閒置問題也會更嚴重。

現在全球做大豆生意的人,都在盯着阿根廷這場 “豪賭”—— 萬一賭輸了,不光阿根廷自己麻煩,全球大豆價格、中美巴的貿易格局,都可能跟着變。

本文作者:秦風投資筆記,來源:大宗商品價值投資俱樂部,原文標題:《3000字深度解析阿根廷 “零稅賣糧”| 一場爲賺外匯的豪賭,把全球大豆市場都攪動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