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市場的泡沫是否已經到達頂峯?美國銀行認爲泡沫尚未達到“風險水平”,而市場當前面臨的真正威脅是美元的反彈。
儘管市場對潛在泡沫的討論越來越熱烈,美國銀行的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報告中提到,科技股的信貸利差處於多年來的最低點,這表明由AI推動的科技股上漲尚未達到危險水平。
Hartnett進一步提醒,投資者目前需要警惕的直接風險並非泡沫破裂,而是美元的意外走強,市場最大的弱點是“做空美元”的共識交易。如果美元指數出現“無序”反彈並突破102的關鍵水平,可能會引發“避險”式的集體平倉。
即便如此,Hartnett認爲,在通脹和利率上升的2020年代,大規模政府債務和持續貨幣貶值仍是長期趨勢。這意味着,儘管美元短期內存在反彈風險,但其長期貶值的基礎並未改變,這也是黃金等資產具有結構性支撐的原因。
對於市場普遍擔心的AI泡沫問題,Hartnett認爲“全面崩潰不太可能”,因爲當前科技股的信貸利差處於18年來的最低點。
信貸利差是衡量企業債券相對於無風險國債的額外收益率,利差縮小通常意味着市場認爲發債企業的違約風險很低。
報告強調,目前科技股信貸利差處於歷史低位,表明投資者並未在信貸市場爲科技公司的潛在風險定價,這與典型的資產泡沫後期階段(通常伴隨信貸風險急劇上升)形成鮮明對比。
這意味着,從信貸市場的角度來看,AI驅動的科技熱潮尚未演變成危險的信貸泡沫。
最新的EPFR資金流向數據進一步證實了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數據顯示,上週全球資金持續流入各類資產:其中247億美元流入債券基金,213億美元流入現金,196億美元流入股票,56億美元流入黃金,6億美元流入加密貨幣。
這種全面的資金流入表明,儘管市場存在對回調的討論,但投資者整體上並未因對市場即將崩盤的擔憂而退縮,仍在積極配置風險資產。
今年以來黃金是表現最佳的資產,年度迄今漲幅高達41.3%。相比之下,國際股票上漲24.7%,比特幣上漲17.7%,美國股票上漲12.3%,而美元指數則下跌了9.2%。
Hartnett分析稱,美元持續貶值是推動本輪資產價格上漲的核心動力。
他指出,過去12個月全球央行累計降息168次,其降息頻率僅次於全球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時期,這向市場注入了巨大流動性,直接導致美元走弱,並推動黃金、加密貨幣和股票等資產大幅上漲。
這種表現分化清晰地反映了美元走弱與風險資產走強之間的負相關性。因此,Hartnett認爲,只要“做空美元”的共識交易不被無序逆轉,資產上漲的宏觀環境仍將持續。
報告進一步警告稱,當前市場的最大軟肋是“做空美元”的共識交易。如果美元指數出現“無序”反彈並突破102的關鍵水平,可能會引發包括做多收益率曲線陡峭化、做多全球银行股和做多纳斯达克指数在内的共識交易出现“風險規避”式的集體平倉。
即便如此,Hartnett認爲,儘管美元短期內存在反彈風險,但其長期貶值的基礎並未改變,這也是黃金等資產具有結構性支撐的原因。
Hartnett承認,從戰術上看,黃金目前處於“超買”狀態。然而,從結構上看,它仍然是“低配”資產。數據顯示,黄金在私人客户資產管理规模(AUM)中僅佔0.4%,在机构客户的資產管理规模中也只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