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06日 - 10月12日當週重磅財經事件一覽,以下均爲北京時間:
下週重點關注:OpenAI年度開發者大會、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鮑威爾、拉加德等央行行長講話,中國9月金融數據及外儲數據,同時諾貝爾獎項將陸續揭曉。
此外,歐洲央行公佈9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泰國央行公佈利率決議,達美航空、迅銷和百事可樂等公司將公佈最新財報,亞馬遜 Prime Day活動下週即將開始。
經濟指標中國1至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新增人民幣貸款等金融數據
下週,中國人民銀行將公佈9月社融、新增人民幣貸款等關鍵金融數據。在8月信貸數據表現偏弱的背景下,市場高度關注傳統“金九”旺季能否帶動實體融資需求顯著回暖。機構普遍預測,在前期房地產政策優化、促消費措施落地以及財政發力支持下,9月信貸投放有望實現季節性回升。
中國9月外匯儲備
10月7日,中國將公佈9月外匯儲備數據。8月數據因美元走弱和資產價格上漲而錄得環比回升後。市場關注焦點在於中國央行是否會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財經事件 OpenAI將在舊金山舉行2025年開發者大會OpenAI已宣佈將於10月6日在舊金山舉行其第三屆年度開發者大會(DevDay 2025)。本次大會規模空前,將彙集超過1500名開發者。CEO Sam Altman的主題演講、總裁Greg Brockman的“開發者聯盟”分享,以及Altman與蘋果傳奇設計師Jony Ive的壓軸爐邊對談,預示着一系列重大發布即將到來。
根據媒體報道和市場分析,本次DevDay的核心看點在於OpenAI超越模型API,全面進軍消費級產品市場的戰略野心。
AI硬件設備: 最受矚目的莫過於OpenAI與Jony Ive合作的首款AI硬件設備。自去年合作消息傳出後,市場對此充滿期待。此次大會被視爲該設備揭開神祕面紗的最佳時機。這款產品可能顛覆傳統的智能手機或個人助理形態,其設計理念、功能定位和商業模式將直接對蘋果、谷歌等硬件巨頭構成潛在挑戰。
AI原生應用: 傳聞已久的AI瀏覽器是另一個焦點。這可能是一款深度集成大模型能力的瀏覽器,旨在挑戰Google Chrome的主導地位,重塑用戶的信息獲取和交互方式。此外,大會也可能披露其在社交媒體應用方面的進展。
核心模型升級: 面對來自Anthropic、Google等對手的激烈競爭,OpenAI很可能發佈新一代的旗艦模型,預計將在性能上實現新的突破,並可能推出更具競爭力的API定價,以鞏固其在開發者生態中的核心地位。
美聯儲公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
10月9日美聯儲將公佈9月FOMC政策會議紀要。在9月的會議上,美聯儲更新的點陣圖意外顯示年內仍有50個基點的降息空間,這與同時上調的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測形成鮮明對比,令市場感到困惑。因此,本次會議紀要將爲市場提供一個窺探美聯儲內部真實辯論的窗口。
經濟學家普遍預測,紀要的基調將比主席鮑威爾會後發佈會上的表態更爲鷹派,可能揭示多位官員對持續寬鬆的疑慮。文件還可能詳細記錄官員們的分歧,甚至可能點名新任理事斯蒂芬·米蘭關於中性利率的獨特看法,並揭示多數官員對此並不認同。
對金融市場而言,投資者最關心的核心是,這份紀要能在多大程度上證實或證僞市場對美聯儲的鴿派預期。
對債券市場的影響: 一份鷹派的紀要將強化“更高更久”的利率預期,可能推動作爲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再度攀升,對債券價格構成直接壓力。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對於股票市場,特別是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和成長股,鷹派信號將構成利空,因爲它意味着更高的融資成本和更緊的金融環境,可能終結由降息預期驅動的反彈行情。
美、日、歐央行行長及高級官員密集發表講話
下週10月7日至11日,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將聚焦於一系列重磅的央行官員講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以及多位美聯儲理事包括米蘭、鮑曼和地方聯儲主席將輪番登場,就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發表看法。在全球通脹與經濟前景分化的背景下,市場將緊盯其關於未來利率路徑的最新表態。
美聯儲: 尽市场关注的是包括美聯儲主席鲍威尔,以及博斯蒂克、巴爾在內的多位票委的集體發聲。投资者将从中寻找美聯儲内部对“更高更久”利率政策的共識是否動搖,以及對最新經濟數據的解讀,任何有關降息前景的暗示都將被放大。
歐洲央行: 行長拉加德將發表講話,市場將密切關注她對歐元區疲軟經濟與依然頑固的通脹之間如何權衡,其措辞将直接影响市场对歐洲央行降息时点的预期。
日本央行: 行長植田和男的講話尤爲關鍵。在日元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市場迫切希望瞭解日本央行何時會採取進一步的政策正常化措施(如再次加息),他的任何鷹派言論都可能引發日元匯率的急劇反彈。
諾貝爾醫學、物理學、化學等獎項獲獎人選公佈備受全球矚目的2025年諾貝爾獎頒獎季將於10月6日拉開帷幕,並持續至10月13日。從生理學或醫學獎開始,物理、化學等六大獎項將相繼公佈。這不僅是科學界的年度盛事,更被資本市場視爲洞察未來產業趨勢的重要風向標。
回顧2024年,人工智能(AI)成爲最大贏家,其在機器學習(物理學獎)和蛋白質結構預測(化學獎)中的奠基性貢獻獲得了表彰。
市場普遍預期,這一聚焦於“應用型”和“跨學科”研究的趨勢可能在今年延續。分析指出,現代科學獎項的交叉性日益明顯,例如化學獎常被戲稱爲“理綜獎”,這意味着投資者需要關注技術本身的顛覆性,而非拘泥於傳統的學科劃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