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大豆、鐵礦石、煤炭進口顯著攀升,其中大豆進口量創歷史次高紀錄,鐵礦石和煤炭进口均触及今年最高水平,同時銅金屬進口激增,而天然氣進口延續疲軟態勢。
10月13日,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9月份,中國進口同比增長 7.5%,連續四個月增長。8月出口同比增長8.4%。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9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速創六個月高點、進口同比增速爲17個月最高。
在大宗商品出口方面,9月稀土出口量降至4000.3噸,連續第三個月下滑。進口方面,9月大豆進口量創歷史次高紀錄,鐵礦石、銅金屬和煤炭進口均觸及今年最高水平。
稀土出口連續三月下滑最新數據顯示,9月稀土出口量降至4000.3噸,創2月以來最低水平,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滑。儘管如此,今年前9個月累計出口量仍達48355.7噸,同比增長13%。
值得注意的是,稀土出口雖然在數量上環比下降31%,但出口價值從8月的5500萬美元進一步升至5960萬美元,增幅超過8%,反映出稀土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由於週一公佈的數據爲彙總數據,尚不清楚具體哪些產品和國家受到影響。完整的分項數據將於10月20日發佈。
稀土是從電動汽車到飛機發動機和軍用雷達等產品的關鍵材料。
大豆、鐵礦石、煤炭進口顯著攀升中國9月大宗商品進口延續此前一個月的上升勢頭,其中,大豆、鐵礦石、煤炭、銅金屬等進口顯著攀升,體現出買家爲應對秋季工業需求季節性上升而加大采購力度。
大豆進口創紀錄次高:9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1287萬噸,爲該月份歷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長13.19%,創下歷史第二高紀錄。
JCI分析師Rosa Wang表示:"中國大豆供應前景日益穩固,1月至9月強勁進口提供支撐,阿根廷臨時免稅期間採購激增,以及持續從巴西大量採購。"
國元期貨農產品研究員Liu Jinlu稱,中國大豆進口增長主要源於南美大豆供應充足、國內需求韌性增強以及從阿根廷採購低價大豆的短期機會等因素綜合作用。
鐵礦石進口創同期新高:9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達到11633萬噸,同比增長11.72%,創下同期紀錄新高。
Horizon Insights分析師Jiang Mengtian表示:
"預期9月鐵礦石進口會更高,因爲在健康利潤率支撐下生鐵產量保持高位。鋼廠爲國慶長假提前補庫存也推動了9月份礦石進口增加。但如此高的月度进口量超出了預期。"
煤炭進口量攀升至九個月高位:全球最大煤炭消費國中國9月進口煤炭4600萬噸。這一數字雖低於2023年9月創下的4759萬噸的纪录高位,但已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9月進口量。
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國內價格快速反彈進一步拉大了國內外煤炭價格差距,使進口煤更具競爭力。這種價格優勢是進口量快速恢復的主要推動力。"
原油進口穩定增長:中國9月進口原油4725萬噸,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國炼厂产能利用率的显著提升。隆衆資訊數據顯示,中國炼厂常减压装置开工率达73.45%,環比上升1.28個百分點,同比提高3.22個百分點。
天然氣進口延續疲軟:9月天然氣進口量(包括管道氣和液化天然氣)同比下降7.8%至1105萬噸。
分析指出,這一下滑趨勢反映出中國天然氣需求的結構性變化,以及國內供應能力的持續增強對進口需求的替代效應。
銅市場結構性調整:數據顯示,9月銅精礦進口環比下降6.3%,主要受礦山中斷影響,最近的印尼Grasberg礦山問題阻礙了冶煉原料供應。
未鍛軋銅及製品進口環比激增13%至48.5噸,買家轉向已加工金屬來彌補精礦短缺。分析稱,這一轉換反映了市場對供應鏈中斷的適應性調整。
前9個月集成電路、銅礦砂及其精礦、大豆進口增長,成品油、鋼材和煤炭進口下降按照數量計算,9月大豆、鐵礦砂及其精礦、集成電路進口量分別爲1286.9萬噸、11632.6萬和555.4億個,同比分別增長13.17%、11.71%和11.68%。
而成品油、天然氣、煤炭進口量分別爲394.8萬噸、1104.8萬噸、4600.3萬噸,同比分別下跌11.88%,7.86%和3.33%。
從今年前9個月來看,集成電路、銅礦砂及其精礦、大豆進口量同比增幅分別爲8.9%、7.7%和5.3%;成品油、鋼材和煤炭進口量同比分別下跌17%,12.6%和11.1%。
按照金額計算,9月銅礦砂及其精礦、集成電路、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分別爲521.5億元、2930.3億元和8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61%、14.20%和13.59%。
而煤炭、天然氣、成品油進口金額分別爲222.9億元、338.1億元和155億元,同比分別下跌28.10%、20.41%和15.39%。
從今年前9個月來看,銅礦砂及其精礦、集成電路、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金額同比增幅分別爲19.9%、9.8%和3.4%。煤炭、成品油、天然氣進口金額同比分別下跌33.4%、20.4%和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