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鮮爲人知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正在撼動全球鐵礦石市場。

據媒體報道,總部位於新加坡的Radiant World今年鐵礦石交易量預計達6500—7000萬噸,直逼行業巨頭嘉能可去年7500萬噸的水平,成爲石油之外全球交易量最大大宗商品的主要玩家之一。

這家由45歲的印度人Pinkesh Nahar控股的交易公司,過去十年間規模擴張近十倍。其快速崛起已引發行業擔憂。據媒體報道,全球最大的兩家大宗商品貿易融資銀行——荷蘭合作銀行和荷蘭國際集團——在幾年前已停止爲該公司提供融資,原因是對其部分交易所涉文件存在疑慮。

儘管面臨融資渠道收窄的挑戰,Radiant World仍在繼續擴張。據知情人士稱,公司正討論籌集數億美元新資本,並曾與嘉能可就後者以10億美元估值入股進行談判。

從印度起家到全球擴張

公開資料顯示,Radiant World於2003年由時年23歲的Nahar創立。公司最初专注於从印度出口铁矿石,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開始與中國鋼廠、國有企業以及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等生產商建立關係。

從2012年起,Radiant World開始深化與嘉吉、Prosperity Steel United、托克和嘉能可等主要黑色金屬貿易商的關係。

過去十年公司實現爆發式增長。2014年Nahar曾對印度媒體表示,公司年鐵礦石交易量約700萬噸。到2019年增至2500萬噸,去年達到4300萬噸。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的增長仍在繼續。

Mysteel研究員Steven Yu表示,鑑於交易量巨大,Radiant必然會對鐵礦石價格產生影響,Radiant受益於其印度背景:

因爲鐵礦石現貨交易實際上是從印度礦山開始增長的。

根據媒體披露信息,嘉能可已成爲Radiant World許多交易的關鍵對手方。

兩家公司一直在討論可能的入股計劃:Radiant World將以10億美元估值,獲得嘉能可5000萬美元注資。入股將是更廣泛融資計劃的一部分,Radiant World最終目標從私募市場籌集數億美元。

激進押注引發市場關切

除鉅額交易量外,Radiant World在業內引發關注還因爲其激進的交易策略。

大多數大宗商品交易商通過買賣衍生品對沖所持實物商品的價格風險,避免市場走勢不利時遭受鉅額損失。

但據業內人士披露,Radiant World習慣在價格低時買入實物礦石、價格高時賣出,期間並未完全對沖價格敞口。公司通過支付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價格,在市場上開闢出自己的位置,與此同時還經常持有看漲衍生品頭寸。

這意味着如果鐵礦石價格下跌,Radiant World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激進押注的“兩面性”在去年體現的尤爲明顯:據業內人士披露,去年9月鐵礦石跌至90美元時,Radiant World的看漲頭寸曾面臨嚴重清盤壓力。但鐵礦石價格隨後迅速反彈至100美元以上,Radiant World最終實現8800萬美元的創紀錄利潤。

鐵礦石貿易量直逼嘉能可!神祕“印度巨鯨”攪動大宗商品市場 - 圖片1

融資銀行撤離引發疑問

然而就在Radiant World成長爲全球頂級鐵礦石貿易商之一的同時,一些大宗商品貿易融資領域的主要銀行卻選擇了退出。

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和公司文件顯示,荷蘭合作銀行在2020年初終止了與Radiant World的關係,荷蘭國際集團也在同期因類似擔憂停止爲Radiant World提供融資。

主要銀行的撤離似乎曾短暫放緩了Radiant World的增長:2019年至2021年間公司交易量和利潤停滯不前。不過其他銀行和貿易融資基金繼續向其提供貸款,公司很快恢復增長。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