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儘管美國勞工統計局因政府停擺而暫停發佈官方數據,華爾街並未“摸黑前行”。多家機構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正在穩步失去動能。
最近,高盛、美國銀行、凱雷集團等頂級機構及ADP等私營部門數據均一致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正穩步失去增長動力。
美國銀行稱,通過分析客戶薪資和存款數據,發現失業率上升和就業增長放緩的新證據;凱雷集團根據其投資組合公司的反饋,以及ADP數據均印證了就業增長放緩。高盛在一份深度分析報告中指出:
移民放緩、政府招聘減少以及宏觀不確定性是導致近期就業增長放緩約10萬人的三大主因,而人工智能(AI)和關稅的影響目前仍較爲有限。
來自多家金融巨頭的獨立分析共同描繪了一幅就業市場降溫的圖景。這些基於私有數據的觀察,爲市場提供了官方數據之外的關鍵視角:
高盛:其內部編制的勞動力市場緊張指數已回落至2015年的水平,預示着求職者面臨的環境正變得更具挑戰性。
美國銀行:通過分析其客戶的薪資和存款數據,分析師發現了失業率上升和就業增長放緩的新證據。
ADP數據: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數據显示,私營部門的就業崗位出現了流失。
凱雷集團:根據其投資組合公司的反饋,9月份美國就業增長進一步走弱,延續了8月份的疲軟態勢。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稱,移民放緩與政府招聘減少,以及宏觀貿易不確定性上升,都成爲就業市場增長放緩的驅動力。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稱:
綜合分析表明,移民放緩、政府招聘及聯邦合同資金減少,以及不確定性上升,這三大因素合計導致了近期就業增長放緩約10萬人。
核心驅動力(一):移民放緩與政府招聘減少
高盛的分析師團隊由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領導,他們深入剖析了就業創造面臨的壓力,其中兩大因素尤爲突出:
核心驅動力(二):宏觀與貿易不確定性上升
企業在招聘決策時對宏觀經濟前景和外部風險高度敏感。高盛的報告指出了以下兩點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新興因素:人工智能(AI)的影響仍有限
儘管市場對AI取代人類工作充滿討論,但高盛的分析顯示,目前幾乎沒有證據表明AI的普及(或對其普及的預期)正在對更廣泛的勞動力市場構成重大壓力。不過,在一些特定領域,影響已經顯現:
在市場營銷、呼叫中心和平面設計等行業,近年來的就業增長已經放緩,目前的增長速度比疫情前的趨勢低了約1萬人。這表明AI的影響目前是局部性的,而非系統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