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和平談判遲遲未取得進展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耐心似乎已經耗盡。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2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將對俄羅斯兩家大型石油公司實施制裁,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美國財政部還制裁了這兩家公司在俄的一系列子公司,所有由這兩家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50%或以上股權的實體將被制裁。

特朗普在隨後對媒體表示,“我只是覺得是時候了,我們等了很長時間。”此番動向立即引發油價大幅波動。原油價格跳漲超過5%,創下四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65美元。市場擔憂,近期流行的供應過剩論調可能因俄羅斯石油供應的潛在中斷而迅速逆轉。

特朗普對俄“最嚴厲制裁”,這對油價影響多大? - 圖片1

另據媒體報道,在做出決定前,特朗普已對和談感到失望。不過,此次制裁的措辭留有餘地,美國財政部的聲明僅稱,與這兩家俄羅斯能源巨頭有業務往來的實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面臨制裁風險”。

目前,特朗普政府並未動用所有可用的施壓工具,這被分析人士解讀爲一種策略,即在施壓的同時,仍爲外交解決方案留有空間。然而,對全球約六分之一出口原油的兩大生產商實施制裁,無疑已在全球石油供應鏈中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其最終影響將取決於華盛頓執行制裁的決心和力度。

制裁出臺的背景:耐心耗盡的選擇

據媒體援引美國官員稱,在採取行動之前,特朗普收到了三套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一套是直接針對俄羅斯工業和高級領導人的嚴厲方案;一套是針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的中等方案;以及一套包含更有限措施的溫和方案。最終,特朗普選擇了“中等方案”。

這一決策的直接導火索是特朗普對俄烏和平談判前景的徹底失望。他認爲普京只是在“拖延時間”,而他本人則希望儘快結束戰爭,以鞏固其作爲“全球和平締造者”的政治遺產。據一位熟悉會議情況的人士透露,在週三的橢圓形辦公室會議上,當特朗普詢問高級顧問們是否同意採取行動時,國務卿Marco Rubio和國防部長Pete Hegseth均表示了支持。

特朗普對記者說:“每次我與弗拉基米爾(普京)交談,我們的對話都很好,但隨後就毫無進展。”在特朗普取消了原定於布達佩斯舉行的峯會後數小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新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擊中了一所幼兒園等建築。有官員表示,這類侵略行爲激怒了特朗普。

制裁的“火力”:保留了哪些選項?

儘管此次制裁被稱爲特朗普對普京採取的“最強硬舉動”,但華盛頓方面顯然有所保留。多項更具威懾力的措施並未被啓用,這表明特朗普政府仍在權衡施壓的力度。

被擱置的選項包括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戰斧巡航導彈、對任何與被制裁的俄羅斯石油巨頭有業務往來的公司實施新的二級制裁。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擔任烏克蘭問題特使的Kurt Volker分析稱:

“特朗普之所以放棄一些事情,是因爲他仍然非常想與普京達成協議。這表明他只是對普京至今未同意他的計劃感到沮喪。”

國務卿Marco Rubio也強調,推動莫斯科回到談判桌的核心目標沒有改變。他說:

“總統幾個月來一再表示,如果我們在和平協議上沒有取得進展,他總有一天會採取行動。今天就是他決定行動的日子。”

主要買家印度的兩難:多元化與變通之道

美國的制裁給印度帶來了顯著的困境。作爲俄羅斯原油的主要買家之一,俄羅斯滿足了印度約三分之一的石油需求。在俄烏衝突後,印度重新調整了其能源供應鏈,嚴重依賴折扣力度較大的俄羅斯原油。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印度煉油廠的高管們表示,華盛頓的最新制裁將使他們“幾乎不可能”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據媒體彙編的船隻追蹤數據顯示,印度每天仍在進口約150萬桶俄羅斯原油。

面對制裁,印度總理莫迪政府正試圖平衡兩個目標:確保能源供應不受干擾,同時與華盛頓達成一項旨在降低美國關稅的貿易協議。分析師表示,印度將加快實現石油供應多元化,同時密切觀察特朗普政府將以何種嚴格程度執行此次制裁。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的戰略研究主管Harsh V. Pant表示:

“各國不會因爲特朗普先生某天醒來時心情不好就做出任何重大轉變。”

爲了規避風險,印度方面存在一些潛在的變通方案。據分析師透露,印度的國有煉油廠大多從中間商而非直接從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購買俄羅斯石油,這可能提供了一條繞開制裁的路徑。然而,風險依然存在。擁有龐大煉油業務的印度企業集團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據稱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有直接購買原油的長期協議,這使其直接暴露在制裁風險之下。信實工業未回應置評請求。

措辭模糊的威懾:市場面臨不確定性

此次制裁最令市場感到困惑的是其執行層面的模糊性。美國財政部“可能面臨制裁風險”的措辭,與其說是明確的禁令,不如說是一種戰略威懾,迫使全球的銀行、貿易商和煉油廠自行評估與俄羅斯公司繼續交易的風險。

這種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企業因擔心被切斷與美國金融體系的聯繫而選擇“過度合規”,從而主動減少俄羅斯原油的採購。數據公司Kpler的分析師Sumit Ritolia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印度是否會減少其依賴,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壓力的強度,以及印度準備承受多大的波動性。”

對於印度政府而言,美國的壓力也可能成爲一種政治工具。分析師Pant指出,莫迪可以利用新的對俄製裁作爲一個“保全面子”的說辭,說服國內利益集團必須聽從特朗普在石油問題上的要求,這反過來可能會加快與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談判。無論如何,在華盛頓明確其執法細節之前,全球石油貿易的參與者們只能在規避風險和追逐利潤之間謹慎前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