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下調經濟增長預期

日本央行在5月1日結束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宣佈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並下調了2025財年及2026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行長植田和男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帶來了陰影,但央行仍堅持2%的通脹目標,暗示關稅風險可能會延緩加息進程,而非終結。

關稅衝擊波:全球經濟放緩拖累日本

針對美國4月初啓動的“互惠關稅”政策,植田和男指出當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已達到歷史高位,各國談判的進展將直接影響經濟走勢。日本央行預測,若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將通過三條路徑衝擊日本經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抑制出口需求,企業盈利空間遭擠壓,家庭與企業因前景不明而推遲消費投資。

日本央行判斷這種下行壓力具有階段性特徵,植田和男強調,隨着海外經濟逐步恢復溫和復甦,關稅負面影響有望消退。

通脹走勢生變:目標達成或推遲數年

在價格層面,日本央行觀察到關稅風險正引發連鎖反應。植田和男指出,受貿易環境影響,潛在通脹率將在未來一段時期停滯,此後纔會重回升勢。這種“停滯-復甦”的波浪形走勢,導致通脹達標時間表被迫後延。

由於關稅上調影響,日本下調了2025財年和2026財年的增長預期,預計日本將進入一個通脹和工資增長可能均有所放緩的時期。但由於嚴重的勞動力短缺,預計工資和通脹上漲的良性循環將持續下去。

儘管如此,日本央行仍維持“通脹將逐步向2%目標收斂”的核心判斷。支撐這一觀點的關鍵因素在於日本結構性變化:當前實際利率仍然非常低,寬鬆貨幣環境持續爲經濟提供支撐。

政策應對:靈活調整不預設路徑

面對複雜局面,日本央行展現出務實態度。植田和男明確表示,若通脹超預期上行而增長不及預期,政策應對將取決於兩大偏離幅度。這種靈活姿態與此前“逐步退出超寬鬆”的表述形成微妙差異,反映出貿易風險正在重塑政策考量權重。

日本央行雖下調經濟增長預測,但並未改變政策框架。植田和男強調,實際利率仍處歷史低位,當前首要任務是通過持續寬鬆支持經濟活動。這種堅持既體現對經濟復甦基礎的信心,也暗示加息進程或將因外部風險而放緩節奏。

實現基準情景的可能性已不再高,根據關稅形勢的發展,基準情景本身可能會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貨幣政策決策。如果通脹超過預期而經濟增長低於預期,日本央行將根據通脹超過預期的程度以及經濟增長低於預期的程度來應對。

前瞻:關稅談判成關鍵變量

展望後續政策,貿易談判進展將成爲重要觀察窗口。日本央行特別指出,若關稅爭端升級導致全球供應鏈斷裂,經濟預測基準情景本身可能面臨重估。這種“情景依賴”的政策邏輯,意味着日本貨幣政策走向將與國際貿易形勢深度綁定。

在通脹目標時限問題上,日本央行首次使用“推遲數年”的表述,與此前“2025財年前後達成”的預期形成對比。這種表述調整既反映關稅風險的現實衝擊,也保留了根據經濟數據靈活調整的政策空間。對於市場關注的加息路徑,植田和男僅表示“將在不預設路徑的前提下,持續驗證經濟預測的實現可能性”。

市場反應及相關分析

日本央行公佈利率決議後,截至發稿,美元兌日元匯率走高近1%,至1美元兌144.33日元。同時,掉期交易員也推遲了對日本央行加息的押注,市場目前普遍預期,日本央行不會對加息按下暫停鍵,但特朗普關稅政策將令日本央行推遲加息。

從日本經濟形勢來看,目前正呈現出溫和復甦的態勢,但仍存在一些疲弱跡象,出口和產出可能將繼續表現疲軟。日本經濟增長可能因爲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而放緩,不過隨着海外經濟恢復適度增長,日本經濟有望隨後加快增長步伐,但日本央行也提醒,在判斷經濟前景是否能夠實現時,不能帶有任何先入爲主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