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主持東盟與中日韓財長和央行行長會,推動清邁倡議機制化

2025年5月4日至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出席並主持了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會議期間,潘功勝強調了當前單邊主義對多邊經貿體系和國際治理體系的衝擊,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上升,特別是在10+3區域,經濟和金融風險顯著增加。在此背景下,會議達成共識,認爲進一步完善清邁倡議機制、强化區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要。

會議就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模式不斷探索並完善清邁倡議資本實繳方案達成共識,爲推動清邁倡議機制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將對提升清邁倡議機制的有效性、更好維護本地區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清邁倡議多邊化新進展

會議一致通過了在清邁倡議多邊化下新設以人民幣等可自由使用貨幣出資的快速融資工具相關安排,並明確了清邁倡議機制化下一步討論方向。潘功勝指出,引入可以人民幣等非美元可自由使用貨幣出資的快速融資工具,既拓展了清邁倡議的可用資源,凸顯了區域特色,也標誌着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在本地區的積極進展,具有突破性意義。

區域政策協調和金融安全網加強

潘功勝呼籲區域國家團結一致應對美關稅衝擊,並介紹了中方相關宏觀經濟政策。此外,潘功勝還與日本財長加藤正信、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馬來西亞央行行長拉希德進行雙邊會談,就全球不確定性對各國影響交換了意見。

會後,中國和馬來西亞作爲2025年10+3聯合主席召開了聯合記者會,潘功勝代表中國人民銀行介紹了會議達成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