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第二屆畢馬威中國智能製造科技50榜單評選啓動
中國製造業正處在從“大”到“強”的關鍵轉型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成爲推動數字經濟創新活力的重要途徑。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二屆畢馬威中國智能製造科技50榜單評選於5月19日正式啓動,旨在挖掘智能製造領域的標杆企業,加速中國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政策與行業共振錨定智造新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概念,強調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爲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提出可行路徑。本屆評選緊扣政策導向與行業趨勢,聚焦工業物聯網、智能製造、智能機器人及專精特新小巨人四大賽道。其中,工業物聯網領域關注預測性維護、企業級應用軟件、數字化平臺、工業AI、工業5G等技術。智能製造赛道涵盖灯塔工厂、全集成自動化設備、过程工業、自動化物流等場景。智能機器人技術則注重人機協作、機器視覺技術、智能傳感器等應用。专精特新小巨人赛道聚焦推进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
畢馬威中國工業製造行業主管合夥人Norbert Meyring(諾伯特·梅林)指出,智能製造是中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由數字技術帶動的新型工業化使得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邁進。今年以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不斷取得突破,爲智能製造產業提供了軟硬件支持,許多亮眼企業將脫穎而出,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評選,連接技術、資本與市場,助力中國企業突破“卡脖子”難題,構建更加開放的平臺,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評選促發展賦能企業多維成長
本屆評選延續高標準、透明化機制,企業需滿足註冊於中國、持續經營滿1年且完成首輪融資等條件,確保參選主體的成熟性與創新潛力。評選流程分爲三個階段:材料提交與初篩期;評審專家團隊走訪訪談,最終發佈年度榜單並舉辦頒獎典禮。
在“人工智能+”行動與綠色轉型的雙重驅動下,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之路既需要政策引領,更需要企業創新。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審計主管合夥人徐侃瓴表示,當前智能製造企業正處在戰略機遇點的中心,搶佔戰略高地是當前企業發展的側重點之一。但轉型就意味着較多的風險存在,企業需要以自身實際發展狀態爲依據,制定短中長期全面規劃。一直以來,畢馬威中國與行業協會、專家智庫等不斷深挖智能製造行業的發展潛力與場景實現,也意在爲領先企業提供更爲全面的思考與判斷。
隨着5月19日報名通道開啓,期待更多“智造先鋒”加入進來,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交匯點上破局前行,推動中國智造從“跟跑”邁向“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