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李在明對美貿易談判前景不樂觀,強調經濟復甦和房地產市場穩定

韓國總統李在明在上任後的首次記者會上表示,首爾與華盛頓之間的貿易談判能否在下週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以避免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全面加徵關稅尚不明確。李在明強調:“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並指出雙方仍不清楚對方想要什麼,談判進展並不順利。

韓國作爲美國的重要盟友,其汽車、半導體和電池出口國地位使其企業和經濟深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韓國出口額佔經濟總量的40%以上,使得該國尤其易受美國關稅及其對全球貿易影響的衝擊。

關稅變化 當前稅率 可能的提高
韓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報復性關稅 10% 升至25%

首爾官員已承認,在7月9日加徵更高關稅前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若未能達成協議或延期,韓國貿易部長呂翰九強調,隨着7月9日臨近,韓國面臨“嚴峻”困境,並要求官員以“超常緊迫感”準備談判,並制定應對所有可能情況的措施。

這些關稅在韓國經歷六個月政治動盪後到來,時機頗爲尷尬。由於關稅不確定性,韓國經濟第一季度出現萎縮,韓國央行將2025年GDP增長預期從1.5%下調至0.8%。央行行長李昌鏞本週表示,美國貿易行動仍是貨幣政策關注點。自2024年底以來,韓國央行已四次降息,最近一次在5月將基準利率降至2.5%。

經濟復甦和房地產市場

李在明承諾重振低迷經濟、提高生活水平,並概述了促進增長和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計劃。他表示就任後的首個舉措就是成立緊急經濟工作組。首爾部分地區房價回升可能再次使許多人買不起房,同時可能加劇家庭債務和泡沫風險,導致金融體系不穩定。李在明表示有多種工具可實現穩定房地產市場的目標。

在朝韓關係方面,李在明表示首爾的人道主義援助將幫助改善朝鮮民衆生活。他指出朝鮮停止邊境廣播宣傳的回應速度超出預期。關於日本,李在明重申兩國密不可分,但表示仍存在獨島(日本稱竹島)等棘手問題。

市場反應

李在明6月4日保守派前任尹錫悅被彈劾後當選,其勝選爲經歷六個月政治動盪的韓國帶來新樂觀情緒。這位自由派領導人以近年最高初始支持率就職。消費者信心飆升至四年高點,基準KOSPI指數自尹錫悅4月初下臺以來上漲約25%,成爲全球表現最佳股市之一。

韓國資產上漲反映市場期待李在明親商政策將開啓改革時期。週四下午,國會通過《商法》修正案以更好保護小股東權利和提高公司治理標準。李在明稱股市上漲體現公衆信任恢復,並重申政府推動"KOSPI 5000時代"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