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高盛經濟學家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產生影響,尤其是在科技行業。儘管大多數企業尚未將AI技術應用於生產,但科技行業的招聘模式已經出現轉變,年輕技術從業者成爲首批受影響的羣體。
布里格斯分析稱,科技行業就業趨勢在過去二十年呈現持續線性增長,但近三年招聘規模明顯低於預期軌跡。自2022年11月ChatGPT發佈以來,生成式AI不僅推動了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市值的飆升,還通過自動化處理常規任務對軟件工程等領域形成衝擊。
部分專家認爲,當前AI模型已具備與人類工程師相當的代碼編寫能力,這引發了市場對就業結構重構的擔憂。自動化雖能提升企業效率與股東回報,卻可能在未來數年顛覆傳統就業格局。
近期,科技高管對AI影響員工的表述愈發直接。谷歌、微軟等企業披露,AI已承擔約30%的代碼編寫工作;賽富時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透露,其公司半數工作量由AI完成。
布里格斯強調,年輕技術崗位最易被自動化取代,這已在就業數據中形成具體信號:今年以來,20至30歲科技從業者失業率較整體行業高出3個百分點,且增幅顯著超過其他年齡段羣體。
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與IPUMS的聯合報告《量化人工智能相關工作崗位流失風險》揭示了這一趨勢的量化依據。
喬治·李指出,科技公司在部署AI初期普遍採取"暫停初級崗位招聘"策略,通過精簡人員架構提升企業靈活性。這種調整雖未直接裁員,卻使年輕員工成爲技術升級的"過渡期犧牲品"。
根據高盛基準情景測算,長期來看約6%-7%的崗位可能因AI自動化消失。但布里格斯提醒,若技術普及速度超出預期的十年週期,或遭遇經濟下行迫使企業加速削減成本,就業市場將面臨更劇烈的轉型陣痛。
更值得關注的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潛在突破——當AI具備跨領域學習與自適應能力時,其对劳动力的替代空间将远超當前狭义应用场景,屆時就業市場面臨的顛覆性影響難以預估。目前所有分析均未納入AGI變量,這一技術躍遷可能徹底改寫勞動力需求的基本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