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後市場預期轉變,9月降息概率大增
今年初,美聯儲在經歷“鷹派降息”後,將利率維持在峯值水平並轉向“觀望”策略,引發包括特朗普總統在內的降息呼籲者不滿。7月30日,美聯儲再次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但此次會議上出現了自1993年以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首次出現如此程度的分歧,儘管最終投票結果仍是9:2。
美聯儲會議次日公佈的就業報告引發了市場的震盪,市場對9月美聯儲會議不降息的預期概率從一週前的35.4%驟降至10%,剩餘90%概率均指向25個基點的降息幅度。
8月1日就業數據大幅下修引發市場拋售,實際勞動力市場比預期疲軟得多,前兩月就業人數累計下調25.7萬。此次修正幅度創新冠疫情以來最大,再往前則要追溯至全球金融危機期間。
雖然這並非預示經濟末日,但確實反映企業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快速變化的關稅形勢等政治議題持續困擾商界,中美談判懸而未決更加劇了緊張氛圍。
5月數據的二次修正幅度同樣令人震驚。美國勞工統計局通常會對月度數據進行兩次修正,但第二次修正幅度往往較小,而本次修正卻創下1983年以來最大二次修正紀錄(疫情時期50萬的修正除外)。
Bowman認爲,這一變化爲美聯儲提供了期待已久的政策依據。此前美聯儲多次強調“就業市場過於強勁不宜降息”,但如今形勢已然逆轉。
通脹情況
不過,Bowman補充道,在下次美聯儲會議前,如果通脹數據惡化,即便就業市場疲軟也可能迫使聯儲按兵不動。他認爲,如果通脹率回升到3%以上,那麼可以預見的是,那些關注美聯儲動向的期貨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將會大幅下降,甚至認爲不會降息。
但就最新數據而言,降息之路似乎依然暢通。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有所上漲,不過持續性仍存在疑問;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美聯儲偏愛的通脹指標,剔除食品能源價格)仍維持在“鷹派降息”前數月的水平。
住房領域還顯現出積極的信號: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2024年的房價漲幅正逐漸消退。由於美聯儲維持“適度限制性”高利率政策,抵押貸款利率居高不下,這間接導致近年住房庫存停滯(房主不願放棄低息貸款置換房產)。但隨着連續兩個月供應增加,房價漲勢趨緩。Bowman稱,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將對通脹數據產生積極影響,也可能是通脹繼續趨於平穩的原因之一。
GDP動態
經濟方面,GDP在一季度進口激增導致負增長後顯著回升,但3%的增幅主要源於進口異常低迷,這是因爲企業爲應對關稅波動在一季度囤積庫存,目前正在消化庫存故減少進口。
Bowman表示,淨出口對二季度GDP貢獻顯著,因此仍需待進口恢復正常水平才能準確評估GDP趨勢。
目前所有跡象都指向美聯儲將於9月降息。儘管Bowman始終認爲,這是美聯儲既定的計劃,但5-6月就業數據意外下修確證了這一方向。唯一可能阻止降息的因素是核心PCE通脹再度飆升。但房價漲勢放緩、供應增加等趨勢預示通脹可能趨於平穩。在供應鏈各環節企業已針對已知關稅稅率(至少對歐盟、日本等國)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如果無新的觸發因素,CPI和PCE難有大幅下降。密切跟蹤這些數據將是預判降息變數的關鍵——否則,面對最新就業報告,降息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