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AlphaWise調查揭示中美消費者對人形機器人態度差異

摩根士丹利AlphaWise團隊在美國和中國進行了一項消費者脈搏情緒調查,旨在收集人們對人形機器人的看法。調查共收集了約4000份回覆,其中美國和中國各約2000份,以代表性地反映社會對具象化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未來的看法。

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對人形機器人潛力的態度明顯比美國消費者更積極。具體來看,對於人形機器人“將有許多可行的用例”和“在未來5年內實現大規模採用”這兩個問題,美國受訪者的淨支持率分別爲34%和32%,而中國受訪者的淨支持率分別爲67%和66%,約爲美國的兩倍。在“人形機器人是否會對社會產生整體積極影響”這一問題上,美國受訪者的淨支持率僅爲5%,而中國受訪者的淨支持率高達61%。

大摩認爲,美中兩國在樂觀程度上的巨大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兩國的媒體報道力度和政府支持程度所驅動的。在中國,人形機器人頻繁出現在衆多高規格的公共活動和政府主辦的活動中,包括半程馬拉松、拳擊比賽、足球比賽和舞蹈表演等。此外,中國幾乎每個主要省份都宣佈了政府支持的發展計劃、企業聯盟和/或投資基金,以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在大摩看來,中國在實體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其當前策略與該國成爲電動汽車、無人機、電池、太陽能等領域全球領導者時所採用的策略相似。

消費者對人形機器人的淨情緒對比

國家 淨支持率:將有許多可行的用例 淨支持率:未來5年內實現大規模採用 淨支持率:對社會產生整體積極影響
美國 34% 32% 5%
中國 67% 66% 61%

注:美國消費者有2009名受訪者,中國消費者有2060名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