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金融和RWA代幣化市場尚未獲得華爾街大型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儘管全球數十億美元被投入到區塊鏈+金融項目中,旨在將股票、債券、基金和私人信貸等傳統資產置於區塊鏈軌道上,但這一前沿理念尚未贏得華爾街大型機構投資者們的集體青睞。

摩根大通的統計數據顯示,被吹捧爲加密貨幣通往“主流金融之橋”的“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市場規模僅爲250億美元,且大部分由加密原生公司而非華爾街傳統金融機構推動。

摩根大通策略師團隊在報告中指出,RWA代幣化資產總量“相當微不足道”,主要障礙包括跨境監管碎片化、法律監管層面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智能合約可執行性的信任程度有限。

RWA代幣化,即爲股票或美國國債等現實世界資產創建基於區塊鏈的表示形式,被加密貨幣生態支持者吹捧爲使金融市場交易模式更快、更便宜、更透明的便捷化範式。

穩定幣已成功驗證鏈上支付路徑以及“鏈上金融”邏輯,花旗集團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月度穩定幣結算量已達6,500–7,000億美元,傳統銀行業巨頭們也陸續計劃發行自有穩定幣。

RWA概念描述爲“將有形或離鏈資產的所有權,通過智能合約發行的代幣在區塊鏈上表示”,代幣化讓這些資產獲得統一的共享賬本、實時結算與可編程屬性,從而降低交割風險並提高效率。

Ripple與波士頓諮詢公司預測,2033年實現代幣化的現實資產規模或將超過18萬億美元,預計自2025年以來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有望達53%。

一些華爾街傳統金融公司正在嘗試RWA代幣化,如富達投資申請將其美國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的一類份額“上鍊”,VanEck推出了其代幣化的VBILL基金,貝萊德旗下的RWA數字流動性基金BUIDL在5月資產規模峯值達到了29億美元,截至8月6日降至23億美元。

儘管RWA採用仍然狹窄而淺薄,代幣化現實世界的債券和私募資產的二級市場活動極爲有限,但RWA支持者們普遍認爲,代幣化正在沿着一種緩慢但不可避免的採納曲線加速前進。

傳統投資者們仍然認爲其效用非常有限。現有金融體系自身在變得更快且更加高效,這削弱了對激進結算與交易變革的需求,與此同時,關於法律清晰度、運營與操作風險以及生態碎片化的擔憂依舊存在。

RWA代幣化市場規模 250億美元
穩定幣月度結算量 6,500–7,000億美元
2033年預計代幣化現實資產規模 超過18萬億美元
預計自2025年以來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 53%
貝萊德RWA數字流動性基金BUIDL資產規模 5月峯值29億美元,8月6日降至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