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林資產蔣彤閉門交流:聚焦基本面研究,探討政策、AI產業及市場趨勢

景林資產合夥人、基金經理蔣彤在8月27日的閉門交流中,深入探討了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她對政策主導下的市場重構、全球再平衡中的企業分佈、AI產業落地節奏與核心評估方式的見解。蔣彤以其超過30年的證券、基金業從業經歷,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術背景,爲投資者提供了深刻的市場分析和投資策略。

蔣彤強調,股票市場的基本面一直優於宏觀經濟的平均水平,這得益於資本市場的活力和糾錯能力。她特別指出政府對市場失靈的治理能力正在提高,政策的有節奏干預旨在爲長期競爭力騰挪空間。

政策影響與市場估值

蔣彤認爲,政策不僅影響了產業運作方式,也系統性地提升了股票市場的估值中樞。她觀察到對遊戲、影視等意識形態敏感產業的限制正在放鬆,這表明政策在保持底線監管的同時,通過激活創意產業的出口能力來解決就業與內需問題。

在GDP和GNP的比較上,蔣彤表示,隨着國內增長進入中速增長階段,GNP增幅高於GDP,儘管國內整體經濟放緩,但整體健康度仍然較高。她還提到,外資對中國資產的興趣在持續提升,包括先進製造業、潮玩新消費和互聯網等。

AI產業的落地與投資回報

蔣彤將視角轉向AI的應用落地階段,指出AI已經從模型能力轉向實際生產力工具,對勞動效率的提升正在兌現。她提出兩個關鍵判斷:美國“大而美”法案帶來的資本開支高峯集中在2026-2027年;AI作爲ToB/ToC端的生產力工具,給AI大模型公司帶來了投資回報,削弱了對投資回報的擔憂。

蔣彤還談到了國產算力的發展,認爲GPGPU和ASIC市場蛋糕會逐漸變大。她強調,大模型紅利正在過渡爲應用紅利,而成本結構、能效比、用戶需求反饋將主導下一輪競爭。

三地市場及紅利股的看法

蔣彤管理的產品中包括A股、港股和美股。她認爲,隨着市場逐步開放和融合,A股與港股的比較會慢慢淡化,更多是與美股相比。港股的中國資產居多,包括新消費、18A等,也有一些優質的香港本地公司。而美國是最發達的金融市場,數字資產、AI技術都很發達,品類也很全面,可以選擇的標的多。

對於A股,蔣彤認爲上漲的結構驅動力由股東回報意識強化、政策明確發展資本市場、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上升、反內卷推動估值修復、高股息標的配置價值提升、市場賺錢效應開始出現等方面構成。

至於港股,她認爲港股現在是“水大魚多”,正處於資金修復與結構分化並存的階段。蔣彤的港股配置方向保持聚焦:互聯網不變、先進製造加倉、新消費保持篩選、生物醫藥謹慎。

在美股方面,蔣彤維持對AI相關資產的中線看好,包括算力芯片、互聯、新雲等。她強調,對於“MEGA 7”企業,應精選而非全盤押注。同時,也在觀察建築類、奢侈品、創新藥等具備估值合理性的新機會。

紅利資產在蔣彤的組合中被定義爲基本倉,是全市場的定海神針。她會減持那些股息率吸引力下降的股票,同時保持和增持高股息的股票。

新興領域的研究方法

蔣彤分享瞭如何捕捉新興市場機會的方法,包括保持好奇心、不急功近利、保持謙恭、持續驗證思考、組織的快速反應能力、勇於承擔選股風險等。她強調,景林在全球投研的配置上做了很多研發投入,有時能在很早期就抓住一些很好的機會納入組合。

蔣彤表示,有時要用望遠鏡,有時需要放大鏡,因此需要組織配合,需要整體性的進步,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