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挑戰特朗普總統罷免合法性
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針對特朗普總統提起訴訟,挑戰其罷免自身的合法性,這場法律戰凸顯出美聯儲獨立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在週三提交的起訴文件中,庫克方面回應了外界關於其涉嫌房貸欺詐的指控。文件暗示,相關抵押貸款文件中的問題或許源於庫克的“文書錯誤”,即便存在失誤,也不足以構成罷免理由。訴狀強調,《聯邦儲備法》明確規定,美聯儲官員僅能因“正當理由”被解除職務,而這一標準含糊不清,最終或需由最高法院裁定。
庫克堅持認爲,所謂欺詐指控並不符合罷免條件,而是特朗普爲推動降息、重塑美聯儲董事會而採取的政治手段。訴狀指出:“圍繞庫克理事被罷免的情況表明,抵押貸款指控是託詞。該指控涉及的是庫克參議院確認前的行爲,從未被調查,更談不上證實。”庫克的律師Abbe Lowell補充稱,即便在申請中出現錯誤,也並不構成《聯邦儲備法》所指的“正當理由”。
特朗普及部分官員(尤其是聯邦住房金融局局長Bill Pulte)指控庫克在申請聯邦支持的抵押貸款時虛報主要居住地。但訴狀反駁稱,總統和Pulte甚至未能證明庫克從中獲益或存在故意。文件直言:“即便總統聲稱的違規屬實,而事實並非如此,其仍不構成罷免的合法依據。”
Pulte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庫克並未否認相關貸款文件屬實,並質疑美聯儲應當保持最高誠信標準,庫克的存在“與美國抵押貸款市場的穩健性背道而馳”。不過,康奈爾大學法學教授霍克特指出,在此類案件中避開具體細節並不罕見,過多回應可能反而爲指控背書。
儘管市場迄今對這場法律爭鬥反應平淡,Evercore ISI全球政策與央行戰略主管Krishna Guha提醒,真正的焦點不應只是庫克個人,而是所謂“美聯儲的特朗普化”。他認爲,如果最終確立庫克即便是“非故意”地在房貸申請中失實,她仍可能被迫下臺。
一旦特朗普成功罷免庫克,並順利推動其提名的斯蒂芬·米蘭通過參議院確認,美聯儲理事會將出現特朗普任命的4比3優勢;若現任主席鮑威爾在2026年5月任期結束後選擇不再留任,這一比例甚至可能擴大至5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