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分析師:市場對經濟過熱定價上升,週期性股票和行業廣度或將受益
瑞銀分析師指出,市場已經開始對經濟過熱的可能性進行定價,目前這一概率已達到12%,並且呈現上升趨勢。瑞銀股票策略師Sean Simonds認爲,這一趨勢可能推動週期性股票走高,同時帶動各行業的市場廣度進一步擴大。
Simonds表示:“這可能會讓週期性板塊的表現持續跑贏大盤,因爲汽車及零部件、耐用消費品與服裝、以及多元化金融板塊,是對我們所測算的‘過熱概率’最爲敏感的行業羣體。”
當前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佳的行業板塊包括軟件、媒體與娛樂、半導體以及設備與銀行;而家用及個人護理品、化工、包裝容器等板塊則處於表現最差的陣營。瑞銀分析師表示,上述板塊的排名主要基於“R.E.V.S.評分體系”。該評分綜合考量了經濟週期、企業盈利、估值水平及市場情緒四大維度。從評分結果來看,市場正顯現出“廣度擴張”的信號:27個行業板塊中有26個呈現正向評分,這一現象“暗示市場廣度將進一步擴大,且滯漲板塊有望迎來補漲行情”。
Simonds指出,根據市場普遍預期,“科技+”板塊企業與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股之間的盈利增長差距預計將在2026年前趨於收斂。他進一步解釋道:“到2026年,‘六大科技+巨頭’——英偉達(NVDA.US)、微軟(MSFT.US)、蘋果(AAPL.US)、谷歌(GOOGL.US)、亞馬遜(AMZN.US)、Meta(META.US)——與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股的盈利差距將回歸常態,這將縮小整體市場的盈利分化程度。” 同時他補充稱,市場仍預計半導體、製藥及媒體行業企業將實現超過15%的強勁增長。
目前,標普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處於22倍以上的高位;若剔除“科技+”板塊,該估值水平爲18.6倍。瑞銀分析師認爲,這一估值水平屬於“高估”範疇。不過,Simonds提出觀點稱:“股票回購、全球養老金儲蓄計劃帶來的穩定資金流入等現代市場結構因素,共同催生了持續支撐當前估值的‘動量效應’。儘管估值擔憂客觀存在,但只有當企業盈利預期開始下修時,這類擔憂纔會真正產生顯著影響;短期內,企業盈利的持續改善以及改善範圍的擴大,應能抵消估值過高帶來的壓力。”
從市場情緒來看,通信服務、科技及金融板塊的市場人氣依然尤爲強勁。Simonds的“持倉貝塔係數分析”顯示,“平衡型基金的持倉規模再次增加,推動我們的綜合貝塔持倉指標迴歸至平均水平”;而對沖基金的持倉數據則表明,資金正從銀行、食品飲料與菸草、醫療設備板塊撤出,轉而流入製藥板塊。
最後,Simonds表示,瑞銀的“主題熱度儀”顯示,“七巨頭”個股及人工智能相關投資主題的市場擁擠度已處於極高水平,但這一現象“仍具有合理性——因其在企業盈利預期修正方面展現出相對韌性與市場領先優勢”。
R.E.V.S.評分體系中得分最高的個股
公司名稱 | 股票代碼 |
---|---|
孩之寶 | HAS.US |
Dayforce | DAY.US |
科力斯 | QLYS.US |
思泰瑞醫療 | STE.US |
MongoDB | MDB.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