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衍生產品市場增長強勁,亞洲市場份額攀升
香港證監會市場監察部執行董事梁仲賢先生在2025年期貨期權世界(FOW)Trading Asia會議上發表演講,強調香港衍生產品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的成交量和未平倉合約數目均上升逾倍,市場深度和流動性顯著增強。香港已成爲亞洲最大的場外衍生產品市場之一,特別是在人民幣外匯和利率衍生產品方面。
梁仲賢指出,香港衍生產品市場的強勁增長主要由恒生指數期貨、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及恒生科技指數期貨三大旗艦產品交易帶動。自2015年以來,這些產品對香港衍生產品總成交量的增長貢獻約九成。內地市場的持續開放爲香港市場增長提供了動力,使香港成爲內地外來投資的領先風險管理中心和主要的離岸人民幣衍生產品市場。
亞洲在全球衍生產品市場中的份額攀升
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的數據,亞洲在全球衍生產品市場的份額從2021年的49%急升至2024年的82%,三年間合約成交量激增4.5倍至1692億張。相比之下,其他兩個主要地區的市場份額在同期有所下滑。亞洲市場的表現優於其他地區的因素包括新興市場的高速發展和投資者對衍生產品對沖需求的增加。
互換通機制的里程碑意義
梁仲賢還提到,互換通作爲首個針對衍生產品的互聯互通機制,自2023年5月開通以來成效顯著。截至今年8月底,名義本金成交總額超過8.1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平均每日約145億元人民幣,佔內地利率互換市場的成交額約一成。今年,香港證監會將北向互換合約的最長期限由10年延長至30年,以豐富產品種類,爲持有長期人民幣國債的國際投資者提供管理並對沖相關風險的有效工具。
年份 | 亞洲在全球衍生產品市場的份額 | 合約成交量(億張) |
---|---|---|
2021 | 49% | - |
2024 | 82% | 1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