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當選日本執政黨黨首,或將推動“安倍經濟學”政策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週六選舉高市早苗爲新任黨魁,這爲她成爲日本政壇的首位女首相鋪平了道路。在第二輪決選投票中,高市早苗以185票對156票擊敗小泉進次郎,成爲自民黨黨首。自二戰結束以來,該黨幾乎不間斷地執政日本。
本次黨首之爭的背景是上月首相石破茂表示將任期一年後下臺。儘管高市早苗在本月稍晚的國會投票中非常有望接任日本首相,但這並非100%板上釘釘,因爲在過去一年裏,自民黨主導的執政聯盟已在參衆兩院均失去多數席位。
現年64歲的高市是一名保守民族主義者,將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列爲其榜樣之一。她長期以來是曾遭暗殺的日本任期最長首相安倍晉三的盟友,並且是安倍政策的堅定跟隨者。因此,當前金融市場開始押注“安倍經濟學”即將重出江湖。
“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高市早苗主張財政擴張和政治右傾立場,被視爲已故首相安倍晉三的門徒。她長期呼籲保持寬鬆貨幣政策,認爲日本央行不應推進加息進程。
日本國內的經濟學家們普遍預測,高市早苗將延續“安倍經濟學”政策軌跡,即積極推進“超寬鬆財政框架”+對收緊貨幣持保留與謹慎立場。這短期有利日股,對於日元而言可謂長期基礎上非常不利。同時,日本國債收益率曲線料將趨陡且波動率可能大幅上升,尤其是10年及以上長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可能持續上行。
但也有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爲,鑑於日本國內通脹持續高於日本央行2%錨定目標,並且高市早苗在選舉中透露出尊重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意味着日本央行的政策制定獨立性仍然堅挺,他們押注10月仍可能加息一次,並且未來加息的節奏將取決於通脹與工資數據。
整體而言,如果市場將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全面解讀爲“加息節奏放慢+財政大舉擴張”,且她主導的財政框架全然偏向“安倍經濟學”體系,利差邏輯可能推動日元邁向新一輪長期貶值軌跡。
日本股市的潛在影響
從底層邏輯而言,“安倍經濟學”理論框架對於日本股市乃至全球股市都乃長期利好催化劑,尤其是對於科技股而言。因此,如果高市早苗的施政重心主要包括減稅/現金補貼與“所謂的全面投資日本”這一雄心壯志,再加上可預見的持續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路徑,無疑將推動日經225指數與東證指數長期牛市軌跡,尤其利好AI、半導體、能源、先進製造、軍工防務等。
高市早苗如果全面延續安倍在任時期的“安倍經濟學”所主導的積極財政+擴張性的產業支持政策,對於日本內需與科技產業鏈以及和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產業可謂非常正面,比如日本股市近期漲勢強勁的內需消費(零售、服務)/軍工/半導體/AI/電力基礎設施/高端製造可能是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