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执政党党首,或将推动“安倍经济学”政策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周六选举高市早苗为新任党魁,这为她成为日本政坛的首位女首相铺平了道路。在第二轮决选投票中,高市早苗以185票对156票击败小泉进次郎,成为自民党党首。自二战结束以来,该党几乎不间断地执政日本。
本次党首之争的背景是上月首相石破茂表示将任期一年后下台。尽管高市早苗在本月稍晚的国会投票中非常有望接任日本首相,但这并非100%板上钉钉,因为在过去一年里,自民党主导的执政联盟已在参众两院均失去多数席位。
现年64岁的高市是一名保守民族主义者,将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列为其榜样之一。她长期以来是曾遭暗杀的日本任期最长首相安倍晋三的盟友,并且是安倍政策的坚定跟随者。因此,当前金融市场开始押注“安倍经济学”即将重出江湖。
“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高市早苗主张财政扩张和政治右倾立场,被视为已故首相安倍晋三的门徒。她长期呼吁保持宽松货币政策,认为日本央行不应推进加息进程。
日本国内的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高市早苗将延续“安倍经济学”政策轨迹,即积极推进“超宽松财政框架”+对收紧货币持保留与谨慎立场。这短期有利日股,对于日元而言可谓长期基础上非常不利。同时,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料将趋陡且波动率可能大幅上升,尤其是10年及以上长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可能持续上行。
但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鉴于日本国内通胀持续高于日本央行2%锚定目标,并且高市早苗在选举中透露出尊重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意味着日本央行的政策制定独立性仍然坚挺,他们押注10月仍可能加息一次,并且未来加息的节奏将取决于通胀与工资数据。
整体而言,如果市场将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全面解读为“加息节奏放慢+财政大举扩张”,且她主导的财政框架全然偏向“安倍经济学”体系,利差逻辑可能推动日元迈向新一轮长期贬值轨迹。
日本股市的潜在影响
从底层逻辑而言,“安倍经济学”理论框架对于日本股市乃至全球股市都乃长期利好催化剂,尤其是对于科技股而言。因此,如果高市早苗的施政重心主要包括减税/现金补贴与“所谓的全面投资日本”这一雄心壮志,再加上可预见的持续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路径,无疑将推动日经225指数与东证指数长期牛市轨迹,尤其利好AI、半导体、能源、先进制造、军工防务等。
高市早苗如果全面延续安倍在任时期的“安倍经济学”所主导的积极财政+扩张性的产业支持政策,对于日本内需与科技产业链以及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产业可谓非常正面,比如日本股市近期涨势强劲的内需消费(零售、服务)/军工/半导体/AI/电力基础设施/高端制造可能是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