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策略師駁斥美國科技股泡沫論,強調多元化投資

高盛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認爲,當前擔心美國高科技股票出現泡沫還爲時尚早。他指出,科技股的創紀錄上漲行情伴隨着強勁的盈利增長,而在以往的泡沫時期,市場上漲主要是由投機行爲推動的。Oppenheimer及其團隊在報告中提到,科技行業的估值已經超出正常範圍,但尚未達到與歷史泡沫時期相一致的水平。

儘管如此,Oppenheimer建議投資者應進行多元化投資,以規避美國股市窄幅上漲所帶來的風險以及人工智能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包括英偉達(NVDA.US)、博通(AVGO.US)和微軟(MSFT.US)在內的幾家科技巨頭推動了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因爲投資者看好其持續的盈利增長以及人工智能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

儘管金融機構如高盛和巴克萊銀行發佈的相關指標顯示,投資者仍對股票進一步上漲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一些市場參與者對在人工智能領域大規模投入所帶來的回報變得謹慎起來。

週二,以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下跌,此前有報道稱,甲骨文(ORCL.US)雲計算業務的利潤率低於市場普遍預期。與此同時,數據表明,近幾周新聞報道中提及“科技”和“泡沫”的次數大幅增加。

估值也在上升。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市盈率爲未來收益的28倍,而其10年的平均市盈率爲23倍。剔除美國的全球綜合指數的市盈率爲15倍。

指數 市盈率(未來收益) 10年平均市盈率
納斯達克100指數 28倍 23倍
全球綜合指數(剔除美國) 15倍 -

Oppenheimer表示,當公司平均價值超出其未來現金流的預期值時,就會出現泡沫現象。他指出,這一次表現最佳的科技股“有着異常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此外,他寫道,股票和信貸市場的估值普遍上升意味着“這並非僅僅關乎科技領域的泡沫,而更多的是與低利率、全球儲蓄率高以及長期經濟週期等總體狀況有關”。

Oppenheimer表示:“這確實會使它們在信心對經濟增長的預期產生動搖時面臨調整的壓力,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僅僅是由科技領域泡沫的破裂所導致的。”

這位策略師在2024年採取了與主流觀點相反的立場,他建議投資者將資金從昂貴的美國股票轉向表現較爲滯後的國際市場。而今年,標普500指數的表現落後於MSCI全球指數(不含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