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公司推出與股票掛鉤代幣產品引發監管關注
多家加密貨幣公司正在推出與股票掛鉤的代幣產品,這一趨勢引起了傳統金融機構和監管專家的警惕。他們警告稱,這類快速增長的新型金融產品可能會對投資者和市場穩定性構成風險。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的支持立場及其政府推動的友好監管政策,爲加密貨幣行業提供了搶佔市場的機會。
Robinhood(HOOD.US)、Gemini(GEMI.US)、Kraken等公司已在歐洲推出股票代幣化產品;而Coinbase(COIN.US)、Robinhood以及初創公司Dinari則在尋求監管批准,計劃在美國推出類似產品。納斯達克(NDAQ.US)上月成爲首家提議提供代幣化股票的大型交易所。
代幣化股票的優勢與風險
代幣化股票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追蹤傳統股票價格的金融工具,有望爲股票市場帶來革命性變革。它能夠實現股票24小時不間斷交易和即時結算,從而提高市場流動性並降低交易成本。據代幣化數據追蹤平臺RWA.xyz統計,截至9月,面向散戶投資者的代幣化公開股票總價值已增至4.12億美元,而12個月前這一數字僅爲數百萬美元。
然而,儘管許多代幣化產品在營銷時主打“類股票”概念,但其提供的股東權利、信息披露程度和投資者保護措施,往往遠不及傳統股票。相反,這些產品更接近風險較高的衍生品。批評人士指出,這無疑增加了投資者面臨的風險;若缺乏監管,代幣化趨勢更可能損害市場完整性並導致流動性碎片化。
監管態度與行業實踐
對於股票代幣應適用何種監管規則,業內尚未達成共識,不同產品提供的投資者權利與保護措施也存在差異。通常情況下,這類產品不賦予投資者所有權、投票權或傳統股息收益,反而會讓投資者面臨來自代幣發行方的交易對手風險。
在歐洲,Robinhood、Kraken等公司依據《金融工具市場指令》(MiFID)下的衍生品規則開展業務,但部分法律專家認爲,該法規不足以監管這類新型產品。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Paul Atkins對加密貨幣持友好態度,他曾表示,SEC計劃爲潛在發行方提供證券規則豁免。
然而,這一計劃遭到了華爾街巨頭的反對,其中包括Citadel Securities和美國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SIFMA)。這些機構認爲,此類重大結構性變革應通過正式的規則制定程序推進。
負責協助監管MiFID的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ESMA)發言人稱,已意識到代幣化可能帶來的風險,並正密切關注相關動態。世界交易所聯合會近期呼籲監管機構加強對代幣化的管控,理由是當前投資者保護措施不足且存在流動性分散問題。
Coinbase也在與SEC磋商,計劃推出代幣化證券產品,這類產品將爲投資者提供與傳統股票同等的完整合法權利及收益。其他發行方則表示,其業務嚴格遵循傳統證券規則、反洗錢法規、破產保護條款及其他相關規定。
代幣化公開股票總價值 | 時間 | 價值(億美元) |
---|---|---|
12個月前 | - | 數百萬美元 |
截至9月 | - | 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