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信心連續三個月下降,政府關門影響顯著
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最新數據,10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三個月惡化,反映出在政府關門陰影下、通脹回升與就業增長放緩的雙重壓力中,經濟信心進一步動搖。整體指數較市場預期略好,但仍明顯低於今年初及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前的水平。
數據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在10月繼續下降,延續自特朗普上任後重新出現的下滑趨勢。今年的最低點接近2021年通脹高峯期時的低位。調查還顯示,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從9月的4.7%略降至4.6%,但仍遠高於當前2.9%的實際通脹水平;長期通脹預期與上月持平。
此次消費者信心數據受到格外關注,因爲政府關門導致美國官方就業和通脹等關鍵經濟報告暫停發佈。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活動約三分之二,是衡量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專家指出,雖然政府關門通常對經濟造成的直接損害有限,但對消費者信心的打擊往往顯著,從而間接抑制消費支出。
根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的分析,2018年底至2019年初的上一次35天政府關門期間,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曾大幅下滑逾7點,而此前三次關門期間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目前,美國政府關門已進入第10天,國會兩黨七次投票均未能通過撥款法案,僵局毫無緩解跡象。此時美國經濟正處於微妙時刻:招聘速度明顯放緩、經濟衰退憂慮上升,而通脹仍未被完全控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月曾表示,決策者正試圖在“動盪時期”中引導經濟,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局面”。
通脹預期 | 9月 | 10月 |
---|---|---|
未來一年通脹預期 | 4.7% | 4.6% |
實際通脹水平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