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停擺期間實施大規模裁員,政治僵局升級

美國政府停擺已進入第十天,白宮開始在多個聯邦機構實施大規模裁員,涉及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國土安全部、商務部等多個部門。這是現代美國歷史上首次在政府停擺期間進行正式裁員,超出了以往僅限於“無薪休假”的做法,令華盛頓的政治僵局進一步升級。

白宮預算辦公室主任沃特在週五通過社交媒體簡短宣佈了裁員消息。據白宮官員透露,裁員規模達到數千人,但確切數字尚未公佈。美國多家勞工工會代表數十萬名聯邦僱員,已於當天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交緊急動議,要求立即叫停裁員,並禁止預算辦公室在10月16日法院聽證會前發出解僱通知。

衛生部、國土安全部、教育部、住房與城市發展部等機構均確認已有員工被裁。商務部也有部分人員被解僱,而環境保護署的工會則表示該機構也受到波及。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稅局計劃裁減約1300名員工。

裁員決定迅速引發國會兩黨的激烈交鋒。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將責任歸咎於民主黨,稱白宮“忍耐了十天,希望參議院民主黨人能覺醒,撥款恢復政府運作”。不過,共和黨內部也出現分歧。緬因州參議員、撥款委員會主席柯林斯公開反對裁員,稱“這種武斷的裁員削弱了政府履行職能的能力,傷害了家庭和社區”。

民主黨方面指責此舉違法,認爲在停擺期間花費資金執行裁員“違反預算程序”。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批評稱,裁員是對白領和工薪階層的“蓄意打擊”,目的是製造混亂,他表示:“沒有人強迫他們這麼做,這是白宮主動選擇的結果。”

據司法部文件,政府需在當天晚些時候提交一份報告,說明在停擺期間是否有進一步解僱員工的計劃。法院已安排於10月16日舉行聽證會,審理工會要求禁止裁員的請求。目前,超過三分之二的聯邦僱員仍在工作,包括被列爲“必要崗位”的人員以及那些獲得長期資金支持的崗位,其餘人員則被迫停工,大多數人處於無薪狀態。

這輪裁員被視爲今年初“政府效率部”(DOGE)主導的聯邦機構精簡行動的延續。該機構由馬斯克領導,曾通過自願辭職、提前退休和試用期解僱等方式削減約15萬名員工。雖然部分裁員在10月1日新財年開始時生效,仍有部分被法院暫緩執行。

此次解僱行動,被普遍認爲是特朗普在政治上施壓民主黨的手段之一。自本輪停擺開始以來,白宮已暫停對民主黨執政地區的基礎設施撥款,包括紐約市180億美元、芝加哥交通項目20億美元以及16個州共計80億美元的绿色能源资金。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舉措旨在迫使民主黨讓步,同時向特朗普的支持者展示其“強硬立場”。

然而,這種策略也引發共和黨內部的擔憂。部分議員認爲,大規模裁員削弱了共和黨在政治輿論中“維護聯邦員工”的形象。特朗普本人多次批評聯邦政府“臃腫低效”,稱其中存在大量“反對他議程的官僚”。

目前,國會兩黨仍在就短期撥款法案進行斷續磋商。部分民主黨議員已跨黨派支持臨時開支方案,但分歧仍集中在是否延續《平價醫療法案》補貼與恢復政府運作掛鉤的問題上。民主黨警告稱,白宮預算辦公室的強硬舉措將使雙方達成協議的難度進一步上升,撤銷裁員本身也可能成爲民主黨在談判中的新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