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2025年10月11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攜副部長董建國、秦海翔、李曉龍出席,全面介紹“十四五”時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发展成就,並圍繞社會高度關注的城市更新、羣衆住房、“好房子”建設等熱點問題回應媒體關切,同時明确了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后续工作方向,爲理解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路徑提供了權威解讀。

在發佈會主發佈環節,倪虹部長指出,“十四五”時期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取得四大核心成就。

住房條件改善與城市人居環境提升

在人民羣衆住房條件改善方面,系統應對房地產市場供求變化,紮實推進保交樓攻堅戰,累計銷售新建商品住宅約50億平方米,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城中村及城市危舊房改造安置住房1100多萬套(間),惠及3000多萬羣衆,同時推進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設,兼顧基本住房需求與多樣化改善需求。在城市人居環境提升上,踐行“一個尊重、五個統籌”工作思路,全面開展城市體檢與城市更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4萬多個、惠及1.1億人,加裝電梯12.9萬部,增設停車位340多萬個及養老托育設施6.4萬個,更新地下管網84萬公里,打造“口袋公園”1.8萬多個与城市绿道2.5萬公里,以細微處的改善提升羣衆生活品質。

建築業轉型升級與住建領域改革

建築業轉型升級成效同樣顯著,2024年建築業總產值達32.7萬億元,實現增加值9萬億元,智能建造、綠色建造廣泛推廣,深中通道、北京冬奧場館等世界級工程,以及盾構機、造樓機等“大國重器”,連同雅萬鐵路、盧塞爾體育場等“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彰顯“中國建造”實力。此外,住建領域改革縱深推進,房地產領域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城市建設領域構建高效能治理模式,建築領域推動BIM技術全場景應用,爲行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制度基礎。

城市更新與羣衆住房問題

在記者提問環節,各位副部長針對具體領域問題展開詳細回應。關於城市更新,秦海翔副部長表示,“十四五”期間始終堅持“體檢先行”,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與150多個縣級市通過體檢找準民生痛點與發展短板,在此基礎上統籌推進城中村改造2387個、城市危舊房改造17.5萬套(間),同步更新老舊街區與廠區,同時創新建立項目牽引、閉環管理及政策協同機制,確保城市更新可持續推進。在羣衆住房問題上,董建國副部長介紹,通過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實現困難羣衆“應保盡保”,藉助因城施策的政策優化支持居民改善性需求,五年間15個省区市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更通過三級專班與融資“白名單”機制推動750多萬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完成交付,切實維護購房人權益。

“好房子”建設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構建

倪虹部長親自回應“好房子”建設相關問題,提出以“標準、設計、建材、建造、運維”五大抓手推進工作:2025年5月實施的《住宅項目規範》明確層高不低於3米、4層以上裝電梯等14項品質提升要求;全国住宅設計大赛征集近2000個方案,涵蓋老房改造方向;通過“揭榜掛帥”研發綠色智慧建材;梳理羣衆需求形成“六不、六防、三省、三要”的“6633”建造標準;同時建立房屋全生命週期管理制度與物業服務提升行動,全方位保障住房品質。董建國副部長則補充了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構建路徑,包括完善“保障+市場”雙體系、规范租赁市場、改革開發融資銷售制度,核心是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讓“好房子”成爲發展核心目標。

關於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構建,董建國副部長進一步詳解路徑:一是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區分保障與市場兩大體系,規範住房租賃市場,《住房租賃條例》已正式實施;二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以人口變化確定住房需求,進而科學配置土地與金融資源,各地已編制住房發展年度計劃並謀劃“十五五”住房發展規劃;三是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融資、銷售制度,開發端嚴禁投資人違規抽挪項目資金,融資端推广保交楼工作中的有效经验,即一個項目確定一家主辦銀行或銀團,項目資金統一存入主辦銀行,同时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資协调机制,以城市爲單元實施項目“白名單”制度,目前全國“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金額已經超過7萬億元,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項目建設交付;銷售端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對繼續實行預售的項目規範預售資金監管,從根本上防範交付風險;四是聚焦“好房子”建設,全鏈條提升住房標準、設計、材料、建造、運維水平,推動保障房、新房、老房均向“好房子”標準靠攏,實現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住建領域科技應用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李曉龍副部長圍繞住建領域科技應用,從“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應用”四個維度展開,2021-2024年39項技術獲國家科技獎,光伏建築玻璃、自修復混凝土等新材料廣泛應用,新型“造樓機”達世界領先水平,基於CIM平臺的“城市大腦”更實現政務“一網通辦”與城市“一網統管”,科技賦能成效顯著。秦海翔副部長還介紹了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堅持“全、真、活、深”理念,全國14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155個傳統村落與6.89萬處歷史建築得到有效保護,70多個城市通過試點活化利用歷史資源,讓老街區煥發新活力;針對老舊小區改造,更以“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爲抓手,解決管線老化、停車難等問題,引入物業服務實現長效管理,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

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規劃

最後,倪虹部長就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規劃,強調將以城市更新爲重要抓手,推進“四好”建設與民生工程;以高效能治理爲目標,推動治理重心下沉與“一網統管”落地;以高水平規劃爲引領,將會議部署細化爲“十五五”時期的具體任務,全力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