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迴歸公衆視野,字節跳動AI戰略佈局加速
10月9日,上海徐匯知春創新中心揭牌,標誌着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卸任CEO四年後重返公衆視野。該中心由張一鳴與上海交通大學ACM班創始人俞勇教授聯合創辦,旨在推動前沿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研究、開源工具和算法開發,以及頂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張一鳴在啓動儀式上強調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指出:“自己長期關注人才招聘和培養,注意到很多人才潛力沒有被充分挖掘。”他以機器學習模型中的過擬合現象作爲類比,強調了創新中心希望培養的是思維活躍、富有熱情與韌性的青年人才,鼓勵他們獨立思考、重視實踐,保持長期主義視角。
張一鳴的AI戰略佈局
張一鳴的迴歸並非偶然,而是與AI領域的深入佈局密切相關。市場消息稱,張一鳴從新加坡遷回北京後,固定參與字節AI核心團隊(Seed)覆盤會,直接指導大模型研發工作。
字節跳動在AI領域的應用之一是豆包應用,根據QuestMobile發佈的2025年春季數據,豆包擁有超1.1億個用戶,同比增長864.35%,位列榜單第二。至8月,豆包應用月活用戶已達1.57億,超越DeepSeek登頂中國原生AI應用榜首。
豆包大模型家族也在不斷升級。6月11日,豆包大模型1.6系列發佈,其中豆包1.6是全功能綜合模型,支持256K長上下文,能夠自適應思考;豆包1.6-thinking則強化深度推理,編碼、數學、邏輯能力顯著提升,支持複雜智能體構建。
字節跳動還在AI基礎設施領域計劃投入超120億美元,較2024年800億元資本開支翻倍至1600億元,主要用於自建算力中心與DPU芯片研發。
AI時代的新競爭格局
張一鳴的迴歸並非個例,在這場AI變革浪潮中,多位互聯網創一代均重返臺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阿里創始人馬雲也高頻次亮相各項活動,且均與AI有所關聯。
中國互聯網的競爭格局,或許隨着這些人的迴歸與投入的滲透,而被重塑。AI浪潮也考驗的是在現階段這些互聯網公司們在商業化方面的效率。
未來,誰能成爲贏家,還要看各家誰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用的、高效、具有性價比的應用體驗。畢竟,技術是基石,漫長的考驗還有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並進行商業化落地。
應用名稱 | 用戶數量(億) | 同比增長 | 排名 |
---|---|---|---|
豆包 | 1.57 | 864.35% | 1 |
DeepSeek | - |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