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月出口同比增長4.2%,對美出口連續六個月萎縮

日本財務省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出口同比增長4.2%,爲五個月來首次擴張,主要得益於芯片與電子零部件出貨增加以及礦物燃料出口回升。不過,這一增幅略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4.4%。

具體來看,日本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13.3%,已連續第六個月萎縮;對歐盟出口增長5%,對中國出口增長5.8%。

出口目的地 同比增長率
美國 -13.3%
歐盟 5%
中國 5.8%

貿易收支方面,日本9月未經調整貿易逆差達2346億日元(約合15億美元),進口同比增長3.3%,超出市場預期的0.6%。

影響因素分析

農林中央金庫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南武志分析指出,受關稅影響,對美汽車出口依然疲軟;另一方面,歐元走強、日元走軟推高了日本對歐盟的出口額,中國內需刺激政策也帶動了對華出口。

日本半導體等電子元件出口同比增長12.6%,主要受益於亞洲需求旺盛。相比之下,對美汽車與芯片出口依舊低迷:儘管9月中旬美國把日本汽車關稅從27.5%下調至15%,並對多數其他產品維持同等稅率,相關出貨仍未扭轉跌勢。

分析人士估計,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裏,美國關稅衝擊已使日本經濟出現六個季度以來的首次環比收縮,這或將破壞日本當局試圖構建的通脹、工資增長與經濟增長良性循環。

出口市場變化

出口目的地排名方面,9月美國以微弱優勢超越中國,成爲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場。然而,對美汽車出口額下滑24.2%,出口量減少14.1%,顯示日本車企仍在壓低單價、犧牲利潤以保住市場份額。

隨着汽車關稅下調,焦點轉向7月日美貿易協議中承諾的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機制。若日本未能通過該“投資工具”落實項目資金,特朗普政府有權再次上調日本商品關稅。9月日本對美貿易順差爲5233億日元,自特朗普1月開啓第二任期以來,該順差持續存在。

南武志預計:“美國關稅的負面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衝擊程度尚不足以撼動全球經濟,待影響消退後,日本出口在中長期內仍有改善空間。”

特朗普預計下週訪問東京,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舉行會談,後續互動或將進一步左右日美貿易走向。